【金融海嘯震兩岸】金融海嘯波及全國,連中國海歸(即留學海外歸國人才)價值也大縮水!內地部份企業到外國招才之際,卻普遍調低海歸人才的薪酬,其中銀行、教育機構的薪酬勁減兩成,財經、管理等專業更面臨海歸人才過剩。有學生花了30萬元(人民幣,下同)出國留學,回國後到證券公司工作,月薪僅2,000多元,大呻「不能接受」。
重慶當局日前舉辦一場專供海歸人士申請的招聘會,吸引大批留學生和家長前往,但企業單位開出的薪酬卻令他們大失所望。留學歸來的陳誠說,他在國外學的是經濟管理,留學花了30萬元,但現在只能選擇一家證券公司工作,月薪僅2,000多元,祇較本地生多數百元。以此推算,要花12年半才能「回本」,「當初我的目標是5,000元,現在真有點不能接受。」陳打算先做一段時間,累積經驗再跳槽。
國內企業薪酬跌20%
比陳誠更着急的是那些留學生的父母。當日招聘會有不少父母幫兒女去求職。年逾80歲鄭老先生稱,他的孫女過幾天就從英國回來,他與老伴想幫孫女先探一下路,「看看有甚麼單位合適的,最好是銀行單位。」不過,聽完專家講話,再看看企業開出的條件,鄭老先生有點失望,「沒想到這麼低,多數崗位只有兩、三千塊錢一個月!」
招聘會上,企業普遍調低了海歸人才的薪酬待遇,其中銀行、教育機構薪金降低約兩成。專家指,過往受留學生追捧的外資企業和金融機構,因金融危機影響,大都停止招聘,其中經濟、管理等甚至面臨人才過剩。專家指,海歸人才應主動降低要求,甚至選擇創業,才可能有更好的收穫。
經濟管理人才過剩
資料顯示,內地改革開放以來,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110萬人,至2006年約有27.5萬人回國;去年金融海嘯後大批人才回流,估計去年有逾5萬人回國求職,創歷年新高。不過,上海、北京部份機構借金融海嘯西方裁員潮,紛紛到美國華爾街等地「撈底」請人;中國教育部今年五月更會到歐美舉行大規模人才招聘,吸引學有所成者回國。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