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醫指冬天冚被須夠暖<br>頸膊吹風易致瞓厲頸

脊醫指冬天冚被須夠暖
頸膊吹風易致瞓厲頸

【本報訊】天氣寒冷,睡覺時若保暖不足小心出現俗稱「瞓厲頸」的頸痛問題。有脊骨神經科醫生指,頸膊位置長時間暴露於冷空氣下受寒,容易引發瞓厲頸,嚴重者更會導致頸椎移位,近日天氣凍,令瞓厲頸求診個案也大增,故提醒市民睡覺時要注意頸部保暖,例如戴輕便的頸巾睡覺,或將室溫保持在約25℃。 記者:袁慧妍

醫學上稱瞓厲頸為落枕,又稱斜頸,成因是頸部肌腱急性發炎或頸椎移位。註冊脊醫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指,過去一星期瞓厲頸的求診個案由以往1至2宗增至4、5宗。

頸部肌腱因低溫痙攣

他說,市民瞓厲頸頻生主要是因為氣溫低,令皮膚表面血管收縮,血液難以流向表層肌肉,以致肌肉得不到充份氧氣和營養,代謝物如乳酸不能即時消除,所以產生頸膊痠痛及僵硬無力等不適。
瞓厲頸多數是早上睡醒時出現,何應輝指,近日氣溫急降,很多人睡覺時會蓋上厚厚的棉被,卻忽略頸部及肩膊保溫,尤其轉身時頸項及上膊特別容易外露;當身體溫度上升,但頸膊外露於冷空氣中,兩者溫度偏差擴大,肌腱的衡溫神經便會失效,導致頸部的肌腱會因低溫痙攣,嚴重更會發炎。
瞓厲頸的常見症狀為頸部疼痛,不能向一邊轉動,症狀嚴重者頭部甚至會向一邊傾側;患者會感覺頸膊肌肉繃緊、發熱、紅腫。情況嚴重時患者做一些簡單動作如喝水,都會引發頸部疼痛,甚至「痛到喊及瞓唔着」,更會出現頭痛、手部麻痹等症狀。患者若強行郁動頸部,肌腱疼痛會加劇,疼痛範圍甚至會延伸至肩膊。

X光片下,紅線乃正常頸椎弧度,藍線所示為頸椎移位後的不正常位置。

睡姿不正確亦可誘發

何應輝指,近日有一名40多歲中年女士因瞓厲頸求診,她一直受此問題困擾,痛楚更一次比一次嚴重,最近發作前更換了新枕頭,檢查後發現已惡化至頸椎移位,近日天氣寒冷更令頸椎問題惡化。患者接受了「沙包拉頸」、冰敷及頸椎復位等物理治療後,頸部不適已大為改善。
除天氣寒冷外,何應輝指長時間姿態不正確使用電腦、單邊揹手袋或提取重物、睡姿不正或俯睡、枕頭過高或過低等,都會令頸椎肌腱無法得到鬆弛,誘發瞓厲頸或頸椎移位。

預防瞓厲頸的方法

1.室溫保持25℃,勿蓋太厚棉被
2.洗頭後盡快用風筒吹亁頭髮
3.戴頸巾睡覺
4.睡覺時避免頸膊暴露於冷空氣下
5.避免枕頭過高或過低
6.避免俯睡
7.不要長時間用電腦或提重物
8.做適當頸膊伸展運動
資料來源︰註冊脊醫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