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市新建的中級人民法院,大廈外形猶如美國華盛頓的國會大廈。許多同胞搞不清楚,總是把國會大廈叫作「白宮」。「白宮」是美國總統住的地方,很了不起,所以許多中國鄉下地方也紛紛起「白宮」,也就是國會大廈。那些在裏面辦公的什麼縣長呀,書記呀,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可以在「白宮」上班了。
這一座建築物,自然是相當雄偉的,跟邊上的其他建築物格格不入的。這樣的「白宮」,全中國不知凡幾,光在珠三角鄉間轉一圈,也會碰到十座八座。
於是「網民」們毫無例外又吵鬧了。只是中國網民常常鑽在錢眼子裏出不來,一看到這座巨型的建築,不說他非驢非馬,不罵他掛羊頭賣狗肉,一味只會譴責花錢太多,有沒有人貪污。然後就大聲質問:中國需要這一座「白宮」嗎?其實那跟「白宮」邊都扯不上。「網民」的吵鬧是沒有用的,中國的官,怕的還是官,比他還大的官。
據說四川地震之後,溫總理到成都。成都的市政府正在搬遷,遷到新區新建的雄偉大樓裏去。溫總理看見那雄偉的市政府大樓,面色不悅,但沒多說什麼。等他前腳走,後腳市政府就搬家了,搬回原來的舊廈,照常「為人民服務」了。
這個傳說如果屬實,那以後就得請溫總理多些走訪各市各縣的市政府和縣政府,不要每一次都只記掛着貧困的鄉村。因為有些地方領導同志很謙虛,每次溫總理來視察,二話不說,就把他領到最樸素的鄉下去,讓他坐在幾百年差不多的農舍裏閒話家常,抱着農家小孩「關心群眾」,而不讓他看到自己驕人的工作成績,看看自己在改革開放的風氣中如何鳥槍換炮,如何走進「白宮」上班。
他們也知道,連溫總理還沒在「白宮」上班呢,自己卻有一座「白宮」耀武揚威,那是不太禮貌的。中國人最講究禮數,於是就不給溫總理來看了。溫總理看不到這些驕人的成就,而只看到愁眉苦臉的人民群眾,便以為中國經濟真的陷入不可拔救的深淵,所以每次都愁眉深鎖,語重心長,讓我們看了也揪心。你說,那些欺上瞞下在「白宮」上班的地方領導同志,多不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