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米埔遊 小白鷺≠大白鷺

冬日米埔遊 小白鷺≠大白鷺

考大家一個問題:香港有一處地方被喻為「觀鳥天堂」,究竟在那兒呢?無錯!就是米埔!每年秋冬時候,總會有成千上萬的候鳥來米埔過冬,當中更有全球瀕危的雀鳥,如黑臉琵鷺。這次帶各位去到米埔觀鳥外,更發掘多個小知識,觀鳥之旅絕對唔係小兒科!

記者︰靜雯姐姐
攝影︰Alex哥哥

知識1:大小白鷺兩種腳色

很多小朋友一聽到大小白鷺,都會認為是同一種類的雀鳥,非也!小白鷺長大後不會變成大白鷺!其實牠們是兩種不同的雀鳥,除了體形上有分別外,想區分大小白鷺,可以從兩處地方觀察:

不過,大白鷺在夏季的時候,嘴巴會變成黑色,所以觀察腳的顏色,來分別大小白鷺會較準確。

★看到牠的腳是黑色嗎?牠就是大白鷺了。

★黃色的腳,好像穿了兒童雨靴一樣,牠就是小白鷺。

知識2:蒼鷺愛獨處

在米埔,不難見到一隻蒼鷺獨自站着休息,原來牠們是喜歡獨處的。不過,有時蒼鷺又會喜歡跟大小白鷺一起覓食,有着雙重性格。另外,蒼鷺相當易認出,因為牠們是唯一一種灰色的大型鷺島。

★蒼鷺在飛的時候,喉嚨會發出深沉的呱呱聲。

知識3:鸕鷀老大坐樹頂

鸕鷀是群居的,更喜歡浸入水內捉魚食,所以經常會弄濕羽毛,牠們便會順着風向,坐在樹上吹亁羽毛。鸕鷀是有階級觀念,通常老大會坐在樹上,餘此類推。另外,由於牠們的捉魚技術了得,日本有不少漁夫會找牠們幫忙捉魚。

★鸕鷀大鵬展翅,並不是因為牠想飛,而是剛捉完魚,張開翅膀吹亁弄濕了的羽毛。

知識4:黑臉琵鷺搖頭為尋食

黑臉琵鷺是相當珍貴的雀鳥,全球剩下不足2,000隻,而米埔有大約400隻。牠們只在東亞地區出沒,以濕地為家。黑臉琵鷺通常在日出和夕陽西下的時分覓食,食物主要是小魚、小蝦等。牠們覓食時,會將嘴巴插入水中,左搖右搖,目的是找尋食物,並將食物吞下,所以常常可以見到牠們在搖頭。

米埔在那裏?

觀鳥之旅未開始之前,先由導師WahWah姐姐講解一下米埔。米埔位於香港西北端,是本港最大濕地的其中一部份,佔地380公頃。當中包括泥灘、紅樹林、基圍、魚塘和蘆葦叢。泥灘上的動物,如魚、蟹等,便為候鳥提供重要食物來源,亦令牠們喜歡來到米埔。

★無論大人,還是小朋友,在進入保護區前,都留心聆聽着導師WahWah姐姐的講解。

★圓圓的是「水芒果」果實,這種樹多生長於水邊,但未枯亁的果實是有毒的,要小心!

★這塊不是貝殼,而是已經有2千多年歷史的貝殼化石「窗貝」,在米埔常見。

觀鳥3不

1.不可嘈吵:會嚇到雀鳥。

2.不可邊行邊食:因為食物碎屑給動物食了,牠們未必適應,影響健康。

3.不可取走:不要帶走任何石頭、果實等,因為當中可能有生物存在,如昆蟲,會破壞生態秩序。

查詢: http://www.wwf.org.hk/chi/maipo/publicvisit/guidedtour.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