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交易 團體促設電子證書

網上交易 團體促設電子證書

【本報訊】網上虛擬世界真假難分,網上交易時也要特別小心。香港網絡零售商會表示,金融海嘯下經濟不景,或會令網絡騙徒更猖獗,在拍賣網站放更多假貨拍賣,又或收錢後「唔畀貨」,商會呼籲網友上網購物時要特別小心。民協要求消委會成立「網上交易身份認證電子證書」,確保買賣雙方利益。
拍賣網站貨品包羅萬有,單是雅虎拍賣網站就有約70萬件,由數萬元一個名牌手袋,至100元的便宜爬山單車都有,保守估計每月交易金額高達1,000萬元。網絡零售商會主席陳耀廣昨表示,商會成立一個多月,便收到約15宗網友投訴,指透過拍賣網站購物時,賣方收錢後沒按時送貨;即使收到貨品,也是貨不對辦,向網站投訴也被拒諸門外。他指,騙徒手法層出不窮,除收錢不給貨品外,最常見手法是用假貨騙人,「佢哋有時係賣家,有時又可以是買家,總之好多假身份。」

騙案猖獗上拍賣網小心

「我上網投到一部手機,點知入數畀賣家後一去冇回頭,白白冇咗1,450蚊。」被騙的張太表示,去年12月中在雅虎拍賣網看中了一部諾基亞手機,最後以1,450元成功投得。她按賣方指示,將錢入賬到一個馬來西亞戶口,結果付了錢但電話卻沒到手。張太曾向雅虎投訴,但對方指是涉及海外交易,未能協助追討。
青年民協副召集人蕭亮聲表示,不法之徒可利用假資料在拍賣網站做一個簡單登記,便可在網上騙人。為有效打擊網上交易騙案,他建議消費者委員會增設「網上交易身份認證電子證書」,規定賣方要登記個人資料,取得一個認證編號才可把物品放到網站拍賣。
民協提醒網友在拍賣網站購物或放售物品時要格外小心,最好是約對方當面交收,盡量用現金交易。消委會表示,去年1至11月收到147宗涉及網上交易投訴,呼籲市民交易時要驗清楚貨物,及切勿先將錢過戶給賣方後收貨。

網上交易小貼士

‧盡量用現金交易
‧最好是約對方當面交收
‧驗清楚貨品真偽後才付款
‧切勿先將錢過戶給賣方後才收貨

資料來源:民協及消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