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的專業書蟲 - 鍾偉民(石販)

可笑的專業書蟲 - 鍾偉民(石販)

「有PHD自號專業書蟲。」客斥荒唐,問看法。「用DDT,通知專業殺蟲。」蠹魚蛀書苟活,我曉得;但人,淪為「專業書蟲」或者「專業雞蟲」,看牌面,夠費解的。讀書明理;明什麼理?如人飲水。忽有妄漢大呼:「俺專業飲水!」你難道得接一句:「余專業小便」?「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骨節是破,不是瞜,瞜完萬卷書的書脊,自我感覺雖好,下筆,卻多半稀鬆;有本事破一卷,不管操觚操人,都有神。「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不熟讀,不深思,不聽東坡之勸,東咬西扯,能不一嘴皮毛?
陳繼儒《小窗幽記》:「書畫為柔翰,故開卷張冊貴於從容。」洪應明《菜根譚》:「讀書而寄興於吟詠風雅,定不深心。」寄興於鶯歌燕舞,已不「深心」;蠅營狗苟,鎮日銜一新書趕三場破秀,到老猶自炫人以虛,惑人以浮,就更遑論「從容」。
「天下無書則已,有則必當讀。」劣書能讀?「無酒則已,有則必當飲。」毒酒能飲?張潮《幽夢影》每多謬見。陳繼儒踏實,說「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涵養之如不識字人,是謂善讀書者。」有資能讀,讀完,虛懷如文盲,那才是「善讀書者」;自詡「專業」,一來托大,二來厚顏,恐怕讀的不是人話,是鬼食完泥拉出來的一堆「潮語」。
朱光潛《談讀書》解「善讀」解得最剔透:「讀書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讀書原為自己受用,多讀不能算是榮譽,少讀也不能算是羞恥……世間許多人讀書只為裝點門面,如暴發戶炫耀傢俬。」洪應明說:「心地亁淨,方可讀書學古。不然,見一善行,竊以濟私,聞一善言,假以覆短。」當傢俬還罷了,暴發戶而專業,恐怕還把書當乳膠漆,濟私覆短。
「士大夫胸中無三斗墨,何以運管城。」積三斗墨不難,心誠,意專即可。《莊子》《達生篇》借佝僂丈人「不以萬物易蜩之翼」,點出「用志不分,乃凝於神」旨趣。朱熹教人讀書六法: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照方抓藥,能治貪妄,長識見。然而,要「劍雄萬敵,筆掃千軍」,要劍氣筆風破人膛,再順勢盪出一脈脈千峰競秀的詩意,卻得講究一點點底子和底氣。
孫逸仙「一生嗜好,除了革命,就是讀書」,命,一革就完;讀書,可是長遠事。所謂的專業書蟲,急功好利,要定位,計酬薦書員而已。你不會叫茶餐廳推銷「是日快餐」的企堂做廚藝家,怎麼就好意思稱薦書員為文人?為文化人?
舊時稚子入學前讀的《增廣賢文》有「積金千両,不如明解經書」,是明解,不是快解。《三字經》有「教之道,貴以專」,是貴專,不是貴多。再顯淺,《弟子規》有「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回頭有岸,望PHD重投幼兒園,勿再薦書欺人,寫書害人,教書誤人。

以書墊腳自高,方便漁色圖利盜虛名,固然是害蟲;但為害,到底及不上沆瀣一氣,為了埋堆搵著數而推崇害蟲的學者。學者,倘若到武大郎書齋作客,肥肉入口,即涎臉推窗大喊:「得遇高人,吾夕死可矣!」這般識時務,但壞心志,這種東西,專聞旁門和左道,你說,能不配稱專業聞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