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發行 編號A000001<br>港首張金牛拍賣 37萬成交

1977年發行 編號A000001
港首張金牛拍賣 37萬成交

【本報訊】香港首張金牛曝光。滙豐銀行於1977年發行的本港第一張1000元鈔票,「靚冧巴」A000001,昨日以37萬元高價拍賣成交,由一名本地紙幣收藏家成功投得。該張金牛過往屬銀行家私人珍藏,相信今次屬首度曝光,如今升值百倍。金融海嘯陰影下,拍賣行認為拍賣成績理想。 記者:鄧愷欣、梁德倫、黃偉駿

由斯賓克(Spink)籌辦的紙幣拍賣會,昨吸引逾百名本地與海外收藏家競投700多件拍賣品,包括本地或海外早期發行的特別號碼紙幣、錢幣及股票。全場焦點是壓軸競投的13張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紙幣,其中滙豐於1977年3月31日發行的首張1000元鈔票,編號A000001最為矚目。經過約20口叫價後,由本地紙幣收藏家陳沃健的代表以37萬元投得,較底價18.5萬元高出一倍,屬全場第二高成交價。

等於當年一個月薪酬

1000元於1977年是一筆可觀數目,約相等於當年一名大學畢業生一個月薪酬。該張金牛保存良好,仍能有效兌現。鈔票防偽水印在左,銀行商標在右,設計跟滙豐現時發行的金牛剛相反。
金輝錢幣郵票公司負責人陳榮輝表示,該張高價成交的千元鈔票,是滙豐銀行當年發行的本港首批金牛中第一張千元鈔票,收藏價值非常高,「個冧巴好靚,通常啲銀行會抽起,留番俾大班私人珍藏。」他說本地收藏家以往多數搜羅編號好意頭的紙幣,近年則改為收藏編號尾數是「1」的紙幣;又指這類珍藏紙幣抗跌能力甚高,所以今次在金融海嘯陰霾下仍以高價成交。

手持478號碼牌的鄧先生,代陳沃健以37萬元投得滙豐銀行在1977年發行的首張千元鈔票。 黎樹雄攝

由收藏家陳沃健投得

投得首張金牛的紙幣收藏家陳沃健,專門收藏1901年至1940年代的紙幣,其代表鄧先生稱,結果比他們預期的20萬元要高,「我哋預咗最多50萬成交。」
陳沃健昨日另以33萬元,投得一張渣打銀行於1926年在本港發行的500元紙幣。500元於1926年對普羅百姓來說是天文數字,足以在上環及灣仔一帶買一層樓。全場最高價是另一張估計同期的渣打銀行500元鈔票樣本,沒有發行年份,以逾39萬元成交。
全日拍賣總收益接近820萬元,單是滙豐銀行拍賣成交的10張鈔票,便佔去94萬元。拍賣官BarnabyFaull指今次拍賣成績非常好,尤其是滙豐銀行一批珍藏鈔票,無受金融海嘯拖累。

鈔票拍賣成績表

拍賣品: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500元紙幣樣本
估價:350,000元 成交價:392,750元

拍賣品: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於1977年3月31日公開發行首張1,000元紙幣
估價:185,000元 成交價:370,000元

拍賣品:英國呵加剌𠺝理銀行於1850-1865年發行的香港100元紙幣
估價:300,000元 成交價:335,250元

拍賣品: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於1926年10月1日發行的500元紙幣
估價:400,000元 成交價:323,750元

拍賣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8年發行第28套面值500元「迎春圖」硬幣
估價:300,000元 成交價:300,750元

資料來源:斯賓克拍賣行

紀念性硬幣 有價有市

【本報訊】昨日拍賣會上,除滙豐銀行及渣打銀行早年發行的鈔票以高價成交外,一些由名不見經傳的銀行發行的鈔票或具紀念性的硬幣,同樣有價有市,包括由倫敦呵加剌𠺝理銀行發行的100元紙幣,以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8年發行第28套面值500元的「迎春圖」硬幣,分別以約30萬元成交。
錢幣郵票公司負責人陳榮輝表示,這張由英國倫敦呵加剌𠺝理銀行於1850至1865年發行的100元紙幣,成交價高達33萬多元,原因是銀行在推出紙幣前已「執笠」,故極為罕有。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8年發行128套面值500元「迎春圖」硬幣,昨日競投第28套,也因極之珍貴而以300,750元成交。
陳榮輝指,物以罕為貴,例如香港於1964年發行的斗零硬幣,估計當年只推出約兩萬個,現時的鈔價已高達500多元,「如果係全新嘅或者未用過,就更加要7,000幾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8年發行128套面值500元「迎春圖」硬幣,圖為第28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