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又向香港贈送國寶!?農業部批准張家界大鯢保護區向香港海洋公園贈送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俗稱娃娃魚),延續了本港繼熊貓、中華鱘之後涉及國寶級動物的熱門話題。但是,娃娃魚有野生、人工養殖之分,價值不可同日而語。如果這批娃娃魚是野生的,那真的是國寶,海洋公園在養殖時要慎之又慎;如果這批娃娃魚是人工養殖的,那請別再自作多情,炒作所謂國寶、厚禮,只回歸普通的展覽和科研可也。
海洋公園本月初公佈中華鱘三死兩傷時,筆者已指出,野生中華鱘仍是瀕危的國寶級動物,但人工養殖的已逾25萬條,內地贈港的中華鱘只是人工養殖的數條,市民不必跟着港府起舞,稱之為中央政府贈港厚禮。娃娃魚的情況同中華鱘類似。內地現有20個娃娃魚保護中心,野生娃娃魚大約有5萬條,但人工養殖的多達數十萬條,娃娃魚在湖南、廣東、浙江、北京等省市已成為食用佳餚,批發價約為每公斤1,400元人民幣。
人工養殖的中華鱘、娃娃魚,在內地已合法成為饕餮美食,反而在香港還不分真假地戴着國寶的桂冠,比內地的假華南虎、假統計,不遑多讓。陝西農民周正龍以年畫中的華南虎,偽造現場拍攝的野生華南虎,轟動一時,還得到當地官員明裏暗裏支持,只因為如果爭取到建立華南虎保護區項目,有助吸引遊客、刺激當地經濟。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中央宣佈注資4萬億元救經濟後,各省市公佈的投資額已接近20萬億元,誰也不理錢從那裏來;中央政府提出今年經濟增長「保八」(力保增長8%)後,多個省市訂立的目標是增長9%,甚至12%。不難想像,明年初中國官員可以如願宣佈達成保八目標。其實,98年內地因應亞洲金融風暴也曾提出保八目標,結果,前總理朱鎔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公佈,98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增幅為7.8%、99年為7.1%,但後來核實,實際增幅分別只有6.87%、6.25%。
內地造假盛行,於企業是牟取不法之利,於官員則是偽造政績。華南虎能假,國寶動物能假,統計數字能假,還有甚麼不能假?香港近年越來越多地傳承內地的造假文化,假諮詢、假問責,處處可見,如今,在科學研究領域和旅遊景點也要造假嗎?
人工養殖中華鱘、娃娃魚,有助紓緩野生動物被捕殺的壓力,有助研究和保護野生中華鱘、娃娃魚,但是,野生與人工養殖的價值差異如果被混淆,反而會導致保護野生中華鱘、娃娃魚的意義被貶低。正如內地環保攝影家悉志農所說:「我們保護野生動物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那裏的棲息地,最終是為了保護人類自己,把大熊貓養得像豬一樣,是沒有意義的。」
香港海洋公園獲內地贈送熊貓、中華鱘、娃娃魚等國家保護動物,與內地合作展開研究之餘,有責任向市民介紹熊貓、中華鱘、娃娃魚的真實情況,包括野生環境被破壞的情況及人工培育的情況。假國寶,只會誤導市民對中華鱘、娃娃魚的認識,無助於幫助市民認識因江河污染及濫建水利工程對中華鱘、娃娃魚的傷害,無助於培養市民的保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