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移民變優秀社工

由新移民變優秀社工

【本報訊】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昨選出四位優秀社工,表揚傑出同業及肯定其付出的努力。有專門幫助少數族裔人士得獎社工曾因理念不同,離開原來受聘的非政府機構,但憑一顆堅持對抗不公義制度的心,終成功爭取更多主流學校收讀少數族裔學生,並推動禁止種族歧視立法,雖然他們的濫藥問題曾令她耿耿於懷,「試過兩個月幫手搞四個吸毒少年嘅喪禮」,但她未有氣餒,只因相信香港仍有仁愛和公義。

助青年脫離毒海

社協主辦的第十八屆優秀社工選舉,四位得獎者分別為王惠芬及呂慧儀(優秀社工)、王珮玲及凌煒鏗(新秀社工),其中王惠芬由需要受助的新移民,變為現時香港融樂會倡議總監,專門協助少數族裔爭取權益。
11歲從福建來港、家有多名智障或精神病成員的王惠芬表示,2000年因不滿所屬的非政府機構堅持「先幫助本地人,有資源剩先可以幫少數族裔」而辭職,其後她以個人力量為少數族裔青少年爭取公平教育機會,使他們有機會升讀職業訓練局、專業教育學院,又致力令他們免受歧視。曾獲「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的她,希望協助更多少數族裔濫藥青年脫離毒海,「佢哋本身好單純,但冇渠道知道白粉禍害,好多因失學俾人教壞,啪針致死,最難忘喺其中一個喪禮度死者父親問我,話佢哋都有納稅,但條命點解冇本地人咁值錢?我無言以對。」她強調會緊守專業,繼續協助他們。
另一位得獎社工王珮玲為接觸濫藥青少年,經常通宵到的士高做輔導工作,為他們量血壓及做腦健康檢查,藉以說明濫藥禍害。真誠的關心溝通,令不少青年最終願參與她的康復小組,部份更願以過來人身份,協助告誡濫藥人士,令她十分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