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日偏蝕29年一遇<br>北風下周南來 年廿八再寒冷

年初一日偏蝕29年一遇
北風下周南來 年廿八再寒冷

【本報訊】尚有8日便踏入牛年,市民大年初一外出拜年,不妨到西南面或高地,觀看29年來,再次出現於大年初一的日蝕現象。今次在港出現的屬於日偏蝕,「天狗」當日傍晚5時07分開始食日,最多會「食」去近四成夕陽,整個過程至日落水平線之下仍未結束,因此被稱為「帶蝕日落」,屬難得一見。 記者:倪清江

當月球處於太陽和地球中間,而三者又連成一直線,太陽在一段時間內會被月球遮擋,這現象便是日蝕,都是發生在農曆月份的初一。身處蝕帶中間地區(對正月球和太陽),可看到日全蝕,在蝕帶邊緣則只可看見日偏蝕。

觀賞方向西南偏西

今年將出現兩次日蝕。本月26日大年初一當日可看到日環蝕,即在蝕甚時,仍可看到太陽邊緣的光球,在非洲南部、東南亞大部份地區、中國南部和澳洲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蝕;另一次將於7月22日出現,屬於日全蝕,印度、尼泊爾、中國和太平洋中部都可見,上海至四川一帶是觀賞首選之地。
至於在香港,兩次均只能看到日偏蝕。大年初一的日蝕將於當日下午5時07分開始,本港可看到太陽有38%面積被月球遮擋,一直到6時02分便再看不見「天狗」,其後再過6分鐘夕陽便會完全消失於水平線之下,所以無法看到還原過程,因此被稱為帶蝕日落。
天文組織「坐井會」前會長黃衍藩表示,當日最好觀賞方向在本港西南偏西,如元朗流浮山和白泥,或大帽山望向錦田方向,太平山頂也是觀賞好去處。他表示,上一次大年初一出現日蝕是在1980年,當時他專程到昆明觀看,而在港則看到日偏蝕。

本月26日大年初一日落時分,本港西南偏西方向是觀賞日偏食的最佳位置。 資料圖片

切勿用眼直接觀看

太空館館長陳己雄指出,雖然大年初一日蝕出現時已近黃昏,但太陽光仍很猛烈,市民切勿用眼直接觀看,否則可導致視力受損,最佳方法是透過專用的日蝕觀測膠片觀看。
天文台後日才發佈年初一的天氣預測。昨日的預測顯示,過年前數日將有一股北風南來,下周五的年廿八當日,市區氣溫再次降低,介乎12℃至16℃,市民當日「洗邋遢」時,記緊小心着凉。
本港昨日稍為回暖,天文台昨晨取消生效多日的寒冷天氣警告,預測今日介乎14℃至19℃,明日日間回升至最高21℃,下周二及三天色轉差,變得多雲有陣雨,氣溫也逐步下降,下周四起轉晴。

大年初一(26日)觀賞日偏蝕指

觀看時間:
‧傍晚5:07開始日蝕
‧傍晚6:02日蝕最大幅度
‧傍晚6:08太陽降至水平線下

地點:香港西南偏西方向,如元朗流浮山、白泥,或太平山頂和大帽山頂

觀賞方法:
‧到太空館買一塊$20專用日蝕觀測膠片,放在眼前觀看
‧切勿用肉眼或望遠鏡直接觀看
‧戴太陽眼鏡或利用墨水反射都不安全

資料來源:太空館

特稿
玄學家指影響特首班子

本港正處經濟不景,大年初一又逢日蝕,是否預示牛年將更差?有玄學家指出,市民毋須過於擔心,因日蝕現象主要衝擊政府最高管治階層,對普羅大眾影響輕微,最需關注是特首曾蔭權的管治班子。
近半年來本港受金融海嘯冲擊,市民身家縮水,失業率上升。對比1980年2月16日大年初一,本港上空也出現日蝕,當時正處於第二次石油危機末期,但恒生指數仍處於升軌,邁向第二次高峯,不過之後因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經濟開始轉差,情況與今時今日的香港有所同,也有不同。

麥玲玲建議勿觀看

中國人將日蝕稱為「天狗食日」,每逢發生時都認為是不吉利。玄學家麥玲玲指出,太陽代表男性,所以當發生日蝕時,男性領導階層會受影響,代表政府或領導層有變動;官場爆出醜聞;政府備受批評,或長官和有地位男性長者健康有問題。不過她指這是對出現日全蝕的看法,若是日偏蝕,影響會減輕。麥玲玲和另一玄學家李丞責均認為,單是日蝕對市民大眾的影響不大,麥玲玲建議市民最好不要觀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