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管局就雷曼事件,向財政司司長提出7項限制銀行銷售投資產品的條款,雖然銀行界對金管局的建議表面上認同,但對要將傳統銀行業務,與銷售投資產品業務分割,則有反彈。銀行公會主席王冬勝昨更明言,執行上有一定困難。
記者:李培瑛
王冬勝昨日表示,銀行公會委員會一致認同金管局提出「一業務兩管」的監管架構,對證監會倡議「一行業兩管」則甚有保留。
他並指證監會提出的「雙峯監管」造成架構重叠,令銀行分行運作更複雜,一方面增加人手應付分割的業務,另一方面增加人手負責兩個監管機構的要求,導致成本上升,長遠將轉嫁消費者。
銷售產品時錄音可行
不過,對於金管局早前向銀行業提出,將投資、保險及傳統三大業務分割的建議,除要求銀行分行傳統業務與投資及保險產品分割,人手亦要相應配合,銀行公會則有反彈,並於今日正式成立小組,下周開會商討實行細節,以便與金管局進一步討論,並反映各項建議實行時在運作上遇到的問題。
至於則有反彈金管局建議銀行業今年3月底前,落實推行7項措施,優化銷售程序,提高透明度的措施,包括銷售時進行錄音、對產品風險作出合時評估等,王冬勝稱,大部份措施實行並無重大困難,但將令銀行成本略有提高,須與金管局進一步商討細節。
企業通訊系統供應商Avaya香港及台灣客戶服務方案董事馬家歡認為,現時銀行已有基本錄音設備,估計約4至6星期便可設定一套完整的錄音系統,料達到金管局的要求不難。
馬家歡續稱,技術上銀行可將與客戶的錄音,複製副本予客戶保存,但執行與否視乎個別銀行決定。
雷曼事件帶來的問題亦值得深思,王冬勝指,雷曼投資產品由證監會審批後,銀行負責銷售,銷售過程出問題,須在銷售層面解決,相信透過加強員工培訓、提高產品透明度、加強客戶管理風險等,有助優化產品銷售,不用作「大手術」改變整個管理架構。
爭取拓更多人民幣產品
另一方面,王冬勝表示,目前人民幣產品數目並不足夠,難以發展成一個大市場,今年會繼續向中央爭取經營更多人民幣產品業務,冀日後在發行人民幣債券及人民幣結算業務量可取得更大發展。
他指出,已成立人民幣產品小組研究細節,公會希望加大與廣東省合作,現時不少港資企業在珠三角等廣東省一帶設有業務,加強兩地交往,有助擴大內地市場,變相增加客戶群,對銀行及企業均受惠。
他坦言,今年銀行面臨的挑戰較過往大,環球金融危機令市場蒸發逾萬億美元,據新的《巴塞爾資本協定》,銀行面對客戶貸款風險上升,須增加資本金,因此須在資本金及風險等各方面取得平衡。
金管局對銀行銷售提出7條限制
限制內容:為投資及結構性衍生產品加上警告標籤
執行時間:立即
限制內容:對投資性產品繼續進行合時的評估
執行時間:立即
限制內容:將前線銷售人員薪金與花紅及佣金分開計算,當中計及銷售人員的品行及紀律
執行時間:立即
限制內容:由非銷售人員為客戶進行風險評估及需由顧客簽名確定
執行時間:3月底前
限制內容:銷售過程需進行錄音
執行時間:3月底前
限制內容:產品風險與客戶所能承受的風險不一致,必須加以解釋購買原因,並取得主管認可方可作實
執行時間:3月底前
限制內容:引入「放蛇」做法,定時檢視銀行職員的銷售手法
執行時間:3月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