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含玉竹基因吃飯可抗禽流<br>中大成功研發 尚待安全測試

稻米含玉竹基因吃飯可抗禽流
中大成功研發 尚待安全測試

【本報訊】禽流感來勢洶洶,大家除了靠有待面世的人類疫苗打救,吃飯也可能是一條出路。中文大學成功以基因改造技術研發「抗禽流稻米」,實驗證明帶有中藥玉竹基因的稻米可抵禦禽流感病毒。專家預計此稻米未來五至十年可廣泛使用於雞隻飼料,長遠有望減少雞隻發病率,從而降低禽流感變種的風險,理論上人類吃了也有相同效果。記者:白琳

中文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辛世文表示,玉竹屬治理傷風感冒的中藥,植物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人員從玉竹提取抗流感基因,再植入水稻的種子胚胎,這些種子長出來的白米就帶有相同基因。

單吃玉竹無效果

試管實驗證實,上述基因蛋白可保護猴子細胞免受流感病毒侵襲,包括一般流感及H5N1禽流感病毒,成效與藥物相似,但機理不明。最新一代的抗禽流稻米更可把基因「世代相傳」,長出的每顆種子也帶抗禽流基因。但辛世文強調,這些稻米的相關基因蛋白遠比玉竹精煉,才有抗禽流感功效,單吃玉竹沒有相同效果。
中大目前正在內地物色合作單位,包括國家疾病控制中心及農業大學等。辛世文計劃把溫室培植的抗禽流稻米帶到戶外大量栽種,並展開雞隻餵食試驗,測試吃過此稻米的雞隻可否預防禽流感,會否改變雞隻的肉質等,「雞病咗先食有冇效呢?啲基因會唔會去晒糞便呢?係咪要由雞仔餵到大先得呢?我哋𠵱家連雞都未開始餵,好多問題未解決。」
辛世文又指,禽流感不斷變種,為抗禽流稻米的研發工作增添變數,「到時一變種,可能隻稻米就無效。但係𠵱家好好準備,到時已經掌握到技術,一變種可能好快就處理到。」若過程順利,他預計五至十年內可在內地廣泛應用於雞隻飼料,「以後唔使一有事,就殺晒啲雞。」

玉竹屬治理傷風感冒的中藥。

成本比疫苗低廉

該實驗室副主任林漢明指出,由於內地運輸及儲存雞隻禽流感疫苗困難,成本又高,抗禽流感稻米有望作為成本低廉的代替品,「少咗雞染病,就減少基因洗牌效應,即係減少禽流感越變越惡嘅機會,(效果)等於新疫苗。」理論上人類吃了此稻米後也能抵禦禽流感,但必須通過漫長的科研實驗及安全測試。
中大去年成立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屬全港首個國家級農業重點實驗室。林漢明指出,實驗室除了研發抗禽流稻米,當務之急是解決全球糧食問題,現時研究項目包括培植適合貧窮地區栽種的高蛋白稻米及適應內地大西北亁旱環境的耐旱大豆。

H5N1禽流感病毒。

基因食品爭議大
解決糧食問題vs危害生態

【本報訊】基因食品面世以來,科研界與環保界就一直爭拗不休。有生物科技學者指出,全球糧食問題逼在眉睫,預計內地即將批准基因改造農作物廣泛種植,相信香港也會跟隨,有望同時解決農藥污染的問題。但有環保團體反駁稱,糧食問題癥結在於分配不均,基因改造食品只會帶來生態災難。
中文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林漢明表示,發展中國家紛紛試種基因改造農作物。目前內地的基因食品以入口為主,包括大豆及粟米,現正討論應否容許耕種稻米等基因改造農作物。有關要求甚嚴,必須確保食品不會導致過敏或中毒,並通過為期三年的環境釋放測試,「每年有好多新產品(基因改造農作物),都係因為咁onhold(耽擱)。」

「會帶嚟其他危機」

林漢明強調,目前未有證據顯示基因改造農作物危害生態環境,而且此類農作物難以在野外生存,入侵大自然的機會甚微,又可植入抗病及抗蟲基因,避免農民使用農藥。
反對基因改造食品綠色和平食品安全項目主任周婉蘋指出,基因食品面世時間尚短,有待長期臨床研究才能評估對人體的遺害,但已有研究發現個別基因食品可損害實驗白老鼠的肝及腎藏。另有研究顯示基因食物可令原生品種絕種,甚至毒害昆蟲。
她又指,國際研究糧食問題的專家組織認為,現時全球糧食分配不均,才導致個別地區缺糧,也沒有證據顯示基因改造技術可提高糧食生產量,「基因改造唔應該係解決糧食問題嘅出路,反而會帶嚟其他危機。」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稻米加入玉竹基因可抵禦禽流感病毒,你對此有何看法?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