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內地的財經網站「中國證券網」看到一篇名為:「中外投行PK中石油後市」的報道,筆者即時被它嚇了一跳,心想是否需用到「PK」這麼強烈之形容詞,但進一步細看之後方察覺,這個PK並非大家心裏想的那個「PK」。據「百度」的資料顯示,PK是國內的流行用詞之一,即使《人民日報》也曾用上「PK」這個字眼。據聞這字眼是來自網絡遊戲中的「PlayerKill」,其意思是挑戰、單挑、幹掉、淘汰的意思,例如內地「超級女聲」的歌唱比賽,亦曾出了一集「超級女聲:終極PK」專輯,即終極挑戰的意思。
至於該篇有關中石油(857)的文章,其大意是指多間外資大行如高盛、摩根大通等皆看淡今年中石油的前景,並估計其股價將會進一步下挫,預期中石油A股仍有42%之下跌空間。可是在另一邊廂,多間內地證券行如申銀萬國(218)、銀河證券及海通證券等,則看好2009年中石油的前景,並將它列入2009年十大金股之列(即10隻看好的股份)。國內證券行看中石油A股的目標價為13元人民幣,是高盛目標價的兩倍,故此這個「PK」,便有外資大行單挑國內證券行的含意了。
外資唱淡中資看好
國內的證券行看好中石油的原因亦非不無道理,首先它們預期今年國際油價介乎70-90美元,由於低油價將大幅減少中石油的暴利稅,今年全年大約可減少300多億元人民幣。同時油價在大約80美元左右是中石油最佳的盈利區域,對中石油最為有利。
此外,煉油及石化業務一向拖累中石油的整體盈利,而隨着近期國內通脹壓力紓緩,再加上油價大幅下跌,若未來成品油改革機制一旦全面推行,可望促使中石油在石化及煉油方面之業務轉虧為盈。
破100日線可望爆升
基本上,筆者頗認同國內證券行之觀點,同時隨着內地鑽油及勘探石油之設備進一步現代化,相信有助中石油的產油量。此外,中石油的天然氣生產量在過去6年皆能維持雙位數字增長,筆者相信未來從天然氣方面而來的貢獻將會大幅提升。
中石油H股的股價自年初由8元水平大幅回落,近日在6.30元水平漸見支持。從附圖可見,中石油自07年12月跌破100日平均線後,曾多番上試100日線,可惜每次皆未能正式重上此線,反映100日線阻力頗巨。故短期若再逼近而未能突破100日線(現約處7.15元),則宜先行回吐。但若一旦成功衝破,相信會有一定的爆升能力。
最後,這次外資行單挑國內證券行,筆者自然支持內地證券行,所以持有中石油。
譚紹興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目前持有中石油(85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