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如借運」? - 李碧華

「借錢如借運」? - 李碧華

經濟不景時自顧不暇,「慈善」是個奢侈手勢。最為難的,往日具義助餘力,樂意多捐些之善長,今年減少了,不代表他們善心打了折扣,但看上去就有差了。當然大家不為世俗目光而活,無愧於心便成。
另一樣亦為難的,是歲晚追債。當日把錢借給朋友急用,義字當頭,若對方不忘本,主動清還就不必開口了。看人為「人窮思舊債」煩惱,他們沒有做錯,但借錢容易還錢難,甚至怨你不夠道義,連朋友也沒得做了,香港能有多大小?閃躲逃避的人不少。如此一來,借的人不快樂,不肯還的人亦不見得開心。
聽命理專家分析,某些人「借錢如借運」,因財必失義。不止「某些人」,其實「所有人」把錢借出去的同時,也間接令運氣有損,日後尋思把屬於自己的東西追討,亦費精神力氣添煩惱,且賠上一段友誼,成陌路人。
師傅說得好,如果人家問借十萬,不管你有沒有,有也得說沒有。但別露不悅之色,掏出三千元:「送你的,不用還。」因「施比受更為有福」,預了當作行善,不再耿耿於懷,亦把求借的打發掉。
好來好去,失小得大──屬於自己的東西仍在,「運」仍在,這個朋友仍在。雙方也不會長期不開心。
「借錢」和「慈善」,原來可以結合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