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備受爭議的灣仔合和二期計劃,下周二到灣仔區議會解畫前夕,合和實業胡應湘父子先打宣傳戰,昨在報章刊登全版廣告介紹項目,淡化合和二期落成後對堅尼地道一帶造成的交通擠塞。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批評胡氏父子高估耗資4億元的道路改善工程成效,質疑刻意淡化交通擠塞問題。
堅尼地道口無行人路
合和二期的交通流量評估上月獲運輸署接納後,合和實業前天將評估報告交予灣仔區議會。合和發言人表示,最受居民關注的皇后大道東與堅尼地道路口交通流量,現時上午繁忙時段每小時約3,700架次,高於該路口最高容納的每小時3,600架次,估計到2016年交通流量會自然增長至3,950架次,若加上合和二期落成所帶來的額外流量,每小時將多達4,500架次。
為了解決交通擠塞問題,發言人指集團將斥資4億元進行道路改善工程,包括在合和二期範圍撥出土地,擴闊堅尼地道路面,增加一條行車線用以興建行車隧道和附有行人路的行車天橋,並在皇后大道東及春園街一帶進行街道擴闊及改善工程,預計工程2014年完成後,堅尼地道與皇后大道東路口的交通容量,將會增至每小時5,000架次,足以吸納合和二期增加的車流。
不過,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批評,有關合和的報告是低估了交通影響,例如報告選取了尚翹峰與嘉薈軒兩個屋苑作為評估日後交通流量,但估計兩個屋苑將來入住率只得70%與50%。保護堅尼地道小組發言人何婉屏指,根據合和建議的道路改善工程,日後堅尼地道近灣仔出口將沒有行人路,居民出入造成嚴重不便。
合和二期落成前後交通流量
皇后大道東和堅尼地道路口
2008年:3,700架次/每小時
2016年合和二期完工前:3,950架次/每小時
2016年合和二期完工後:4,500架次/每小時
註:現時路口設計流量為每小時3,600架次,進行道路改善工程後可提升至5,000架次
資料來源:合和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