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曆新年臨近,正當市民四出辦年貨之際,內地驚現毒雪耳。台灣驗出內地雪耳含禁用有毒農藥有機氯,須立即下架。有學者指有機氯毒性極高,攝取高劑量可致命。本港食物安全中心將抽驗市面出售雪耳。
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去年11至12月期間,在台北超級市場及有機商品專賣店等抽驗6款雪耳,以及枸杞和紅棗各15款。結果顯示,全部雪耳樣本均含有機磷農藥達馬松,其中兩款同時含有機磷農藥歐殺松、有機磷農藥芬普寧及百滅寧。毒雪耳樣本中只有一款註明來自內地,其他均沒標明產地來源。該會提醒消費者食前應用水浸泡,並重複換水才烹煮。
食用過量可致休克
該會又發現兩款雪耳、7款紅棗及11款枸杞含二氧化硫,其中一款枸杞的含量超標。全部問題貨品須立即下架。該會指出,當地的二氧化硫殘留量上限為500ppm,可用作防腐劑,避免食品遭氧化而變色,但食用過量可引發哮喘、嘔吐及呼吸困難,甚至休克。
本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陳竟明指出,有機氯及有機磷的毒性相似,兩者均會破壞神經系統及干擾荷爾蒙分泌。部份有機氯屬致癌物,毒性極高。有機氯無色無味,市民難以分辨雪耳是否含毒,服後輕則嘴唇麻痹,重則影響內分泌,攝取高劑量更可致命。
他指出,過往農民用有機氯殺菌及除蟲,但後來發現此藥毒性極高及容易殘留人體,因此改用較易分解的有機磷,但毒性依然存在,因此兩者逐漸被禁用,以菊子類的天然殺蟲成份取代。他強調,若果環境清潔,根本毋須使用殺蟲農藥,懷疑毒雪耳的種植環境惡劣。
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表示,中心有抽驗雪耳樣本,但目前本港並沒有相關法例,列出食物含除害劑的標準。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規定,所有出售的食物必須適合供人食用。《食物內防腐劑規例》則列出亁製蔬菜及水果類食物可含二氧化硫2,000ppm。
特稿:雪耳越白風險越高
雪耳外表白白淨淨,但原來越白的雪耳殘留化學物的風險越高。有中醫師指出,未經加工的雪耳帶有天然香味,但近年不少雪耳被加工漂白,不但效用大減,更會令市民吃下有害化學物。她提醒市民選購雪耳時,不應揀色澤過白的。
漳州出產最有名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表示,內地漳州出產的雪耳最有名,價錢可較一般雪耳貴兩倍。漳州雪耳因較厚身及膠質豐富,故效用最理想。高質素雪耳會比較大朵,色澤帶微黃,有天然清香味,烹煮時不易爛且挺身,入口爽滑;而過白的雪耳一般曾被硫磺等化學品漂白。
雪耳性質平和,適合各種體質人士食用,有清熱、潤肺及滋陰功效。彭明慧建議市民可用雪耳煲糖水飲用,若體質屬寒的人士,可以雪耳、紅棗、龍眼肉、杞子及雞蛋,再加紅糖煲水飲用;體質屬熱的人士,可以雪耳、雪梨、玉竹及馬蹄,再加冰糖煲水飲用。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