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在英國製造了「緊縮世代」,即大學畢業就失業,就算有學位證書也沒僱主聘請。這股風氣也吹到南韓,就算擁有博士學位都找不到工作,惟有要跟沒學歷的人士爭奪掃街的職位。
南韓首爾江西區最近公開招聘五個清道夫職位,竟然吸引了63人爭奪這種厭惡性工作,當中11人是大學畢業生,另一人是失業、擁有物理系博士學位的36歲姓金男子。但當局在招聘過程並不重視學歷,而是看重應徵者的體力是否勝任。
當局要應徵者進行體力測驗,要他們肩頭扛起兩個各重20公斤的沙包,模擬這是垃圾袋,要他們來回走25米,結果金博士慢了3秒而出局。
「鐵飯碗」年薪18.9萬
江西區官員表示,今年平均是12.6人爭奪一個清道夫職位,去年只8人爭奪,最令人驚訝是大學生和博士也申請這種厭惡性職位,或許這與清道夫相對穩定,就算經濟不景,當局仍需人清理垃圾有關,更重要是清道夫的入職薪金比一般大企業的見習還要高。
清道夫的入職年薪為3,300萬韓圜(約18.9萬港元),比大學畢業生加入大企業當見習生的起薪點還要高,而且清道夫屬厭惡性工作,入行者少,獲聘者通常可工作到60歲退休,在現在經濟不景氣下,可算是「鐵飯碗」。
南韓經濟在97年金融風暴後轉型為高新科技,使南韓倚賴電子產品和汽車出口,但金融海嘯引發的信貸緊縮危機,也連累高科技電子產品和汽車銷情,令企業凍結或裁減人手。
總統李明博去年2月上台時將增加就業職位為首要任務,揚言每天創造20萬個新職位,但去年11月,只製造了78,000個,比對上一個月97,000個為低。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