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經濟不景氣,各行業出現萎縮,市場往往出現更多人創業,諸如98年及03年尾的時期。近月市場上亦湧現一批創業者找舖洽租。
創業者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就是不幸被裁員的中年及專業人士,在經濟氣候轉差,另謀高就不易,而他們亦不乏擁有資金,或在裁員時獲得一筆補賞金,因而轉投創業路。
雙失青年成舖市生力軍
第二類,則是剛畢業的青年,因職場內職位減少,失學失業的青年壯志「難」酬,雖然他們未有開業資金,但不乏家人大力支持。個人經驗中,就遇上一對父母,要找一個租金相宜的商場舖,讓游手好閒多時的兒子開業,目標是要他天天開舖,賺錢其次,最重要讓兒子「有所事事」。
此外,亦曾有年輕租客欠租數個月,其母親叮囑我向業主提出,一定要發律師信追租,但她聲明最後一定會負責欠租,原來該名母親是要兒子體驗商場上的真實情況。
由於商場舖的租金一般較相宜,所以不少創業人士都會挑選商場舖,本港一上市化妝品連鎖店、以及一上市時裝連鎖店的首間舖亦是在潮流商場起家。
事實上,市道暢旺的時候,租金起飛,創業成本高,即使創業人士願意負擔高租金,但業主當時往往希望覓得連鎖租客、或老字號、老品牌,創業者要租心水舖並不易。現時,空置商舖多,業主議價空間亦較大,創業者要租心水舖就容易得多。
黃子華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