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金牌編劇岸西,刻劃大都市愛情絲絲入扣,癡男怨女逃不過她筆下;一個是愛情片女王林嘉欣,由戀上阿Sir的大膽學生妹,順利過渡30歲中女關口,仍然極渴望愛情。兩個女人談情說愛,慨嘆愛情如牆紙,自己也不過是個路人甲。
記者:黃家欣
攝影:陳陶鈞
化妝:WillWong、髮型:KenjiNg@ilcolpo、服裝:MarcByMarcJacobs(林嘉欣)
岸西,編劇,1996年憑《甜蜜蜜》及《男人四十》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新作《親密》,剛奪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編劇,並獲邀參加第五十九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作為觀摩電影。
林嘉欣,演員,2001年參演許鞍華的《男人四十》,於香港電影金像獎及台灣金馬獎,奪最佳新人及最佳女配角獎,拜師詹瑞文,剛從法國深造戲劇,最新作品有《親密》及《愛情左右》。
記:記者岸:岸西林:林嘉欣
男女困獸鬥
電影《親密》英文名叫《Claustrophobia》,解作幽閉空間恐懼症,暗示大都市人口稠密,環境擠迫,辦公室、車廂、電梯都是另類密室,男與女隨時準備埋身肉搏。在辦公室談戀愛,理應保持一個特別態度,是悲觀了點,男女會顧慮萬一分手,還要在公司立足,所以一定會計算,至少雙方不會抓爛面在同事面前做大戲,因為即使分了手,雙方仍被迫日日見面,調組也不是,轉工又不容易。
記:現代人談愛情的空間,比較狹窄嗎?
岸:我指的是大都市的愛情,我想提出雞先還是蛋先的問題,到底是這樣的環境造就愛情,還是人在這種處境尋找愛情。愛情就似牆紙,居住空間只有四百呎,就要用淺色牆紙減少壓迫感,否則容易情緒低落。如何在狹窄地方製造比較廣闊空間,愛情就成了製造空間感的其中一款牆紙,不過時間久了,牆紙會剝落,牆身會裂開。
林:電影名字《親密》,一般人聽到「親密」兩個字都有正面聯想,沒錯都市人經常處身辦公室、地鐵車廂等擠迫環境,彼此好親密有很多身體接觸,但這是否好事?
岸:「親密」本來的確包含正面意思,是好的;但對現在的大都市人來說,「親密」兩字就變得很中性,不一定是好的。
岸:都市人生活忙碌,連談戀愛都要忙裏偷閒,所以人會在工作地方找對象,就手嘛,走過隔鄰位問對方:「今晚看甚麼戲呀?」連電話也不用撥,所以好多女人,都會查察一下男友新公司的環境,看看有沒有妖女、靚女出沒。
林:戲中湯少(伊健飾)都有顧慮,與下屬產生情愫,但又害怕被同事發現。
岸:其實大規模的男女同工,只有少於40年歷史,男男女女仍處於摸索階段。女性缺乏與男性共同工作的集體經驗,所以較一般男人容易大驚小怪,比較容易混淆。
記:試過把工作和愛情混淆?
林:都試過的。拍電影時相處久了,很多時會對對方產生好感,或者投入感情,不過通常隔一陣子不見面,冷靜下來就會抽離,才知道那些不過是假象。
岸:其實我都幾驚,在片場日夕相對,好易產生感情,今次電影內容我也是有感而發,我經常與大班Filmcrew密切工作,雖然工作完了大家分道揚鑣,但有些感覺不是說斬就斬,有時都會問自己,那些感情是否假象呢?連自己也沒有答案。
在這些地方親密……
愛情是套懸疑片
別嘗試從岸西的電影找答案,記得當年看完《男人四十》,第一句念頭是:「咁即係點?」今次《親密》亦如是,岸西說世事根本無答案,甚麼都講得清清楚楚就不是現實,是的,所以我不看《珠光寶戲》。究其實,現在結識男女朋友的渠道多了,但相對地海枯石爛的偉大愛情好像沒有了,現代人愛看古裝戲,因為某些愛情情節一搬到現實,你就會質疑:「不是嘛?Youjump,Ijump?這麼老土?」《Titanic》搬到今時今日,根本不行。
岸:我不能代表好多人,但現代人比起我們父母、祖父母一代,必有更多戀愛經驗。
林:單從上網已經可以結識好多人。
岸:就算未見過面,都可談戀愛。
林:但這不表示現代人對談戀愛隨便,不會隨便結識異性的人,始終不會亂來。正如我,我不寫Blog、不玩Facebook和MSN,上網只是看看電郵,基本上很少透過上網接觸陌生人。
岸:Facebook似20年前的Party、Disco,20年前,我們也不會到這些地方結識朋友,Facebook是種不用出街的Party。
林:現代少了偉大愛情,因為人的關係複雜得多,戲中阿佩(嘉欣飾)在不知不覺間,也幾乎成為湯少婚姻的第三者。
岸:現代人拍拖那麼多,其實很容易會成為第一者、第二者……第四者,翻開娛樂版,那些人物關係好複雜,其實身份隨時轉,你以為自己是第一者,其實你才是第三者,原來對方之前一直有個你並不知道的女朋友,好撲朔迷離。現代愛情似套懸疑片,就算你身處其中,但有很多事也不知道。
林:所以我特別喜歡岸西的劇本,因為有很多Loseend、線口位。就如日常生活中裏也有許多謎,解不開,沒有答案。
岸:今次電影以路人甲角度出發,那些傳言、流言──「究竟誰與誰搭上呢?」「誰跟誰有路呢?」根本無人知道答案。狗仔隊也不知道啦,人家關了門,拉了窗簾,我們就無辦法知,只可以靠想像,若干年後我們或者會知道多一點,但真相永遠不會知。
林: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路人甲,有時即使面對自己的愛情,也只能是個路人甲,要摸清自己的心,我真的喜歡他?是真是假,有時自己也不知。
越朦朧越美麗
難以捉摸的愛情叫人着迷,即將發展的關係,之前的猜心遊戲最引人入勝。當然了,難道跟拍拖20年的偷食男友結婚,可揭的底牌都被揭了,這才叫浪漫?
岸:我覺得愛情最美麗的Moment,是兩個人還處於模糊地開心的狀態,關係尚未實牙實齒,被朦朧的氣氛包圍。一直以來我寫的電影,都是想捕捉這個Murky、朦朧的喜悅。
林:有場戲講伊健飲了酒,在駕車回家途中遇路障,於是我跟他對換位置,鏡頭一直停留在車內,當我倆下車時,車內出現那一剎空白,可以有許多想像空間,到我們再上車,那次是我與伊健最親近、最浪漫的一次。
岸:我最喜歡那一場戲,那場是兩人的Heyday,關係仍然未Godownhill,應該是這段關係最高峯的一刻。
林:我最愛從細節出發的愛情故事,就如我最喜歡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茶泡飯》,故事講一個妻子,厭倦每天重複做丈夫喜愛吃的茶泡飯。有天,妻子與友人泡溫泉,旅途中丈夫因有突發事情出差,妻子找不着丈夫,對他行蹤茫無頭緒,坐立不安得要提早結束旅程回家,後來丈夫回來,對妻子說要一個茶泡飯,妻子對這個曾經非常討厭的茶泡飯,突然重拾一種期待的心情。故事簡單,但我很有共鳴。
岸:小津作品的最大特色是Attentiontodetails,很喜歡拍細微的事物。通常細微的東西,跟商業片並不相融,都被分類為Indie戲,但我覺得世界上應該有些走鋼線的人。
記:你們覺得愛情重要嗎?
岸:愛情從來都不應該很重要,愛情只是頭盤,生命有更多要緊事去做。有時我覺得,愛情會否被電影、廣告、傳媒夾手夾腳誇大了重要性。
林:我覺得愛情好重要,我好喜歡愛情。
岸:我並非覺得愛情不重要,只是不贊成傳媒鼓吹的物質愛情,例如情人節,歌頌浪漫等如鑽石、玫瑰花、貴朱古力、乜乜豪庭。我不介意商品世界,有時自己都會誤墮陷阱,生日收不到花都會投訴老公,但想一想又覺得自己好戇居。
林:沒錯,愛情不應該等同物質。我也不會為尋找愛情而刻意製造機會,朋友叫我要多點出來識男朋友,但我實在接受不了人為的愛情,因為我相信應遇上的,緣份自然叫兩人遇上。
角色嘗試
後記:二人因為拍《親密》熟絡,嘉欣說到愛情至上,岸西即如阿媽教女般告誡對方。閒談間,嘉欣分享最近聽到助手講的潮語「甩轆」,猶如發現新大陸,岸西回應:「這也算潮?」隨即說出「甩轆」正解。林嘉欣愛情觀不夠岸西通透可以理解,但想不到到連潮語也落後人幾拍。
辦公室的《親密》
編劇岸西首次執導的電影,講述現代都市人於狹窄空間下產生的愛情。故事以阿佩(林嘉欣飾)與上司湯少(鄭伊健飾),因為工作上的接觸,因為習慣與好感,令兩人關係起了微妙變化,表面上風平浪靜的辦公室,其實正經歷驚濤駭浪。
上映日期: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