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六四20周年 天安門母親突破監控公開聚會<br>只要活着 堅持平反六四

踏入六四20周年 天安門母親突破監控公開聚會
只要活着 堅持平反六四

今年是1989年「六四」事件20周年,北京已將紀念日定性為「敏感日子」嚴加防範。40多位「天安門母親」上周六成功避開公安,在北京公開聚會,互相激勵,參加人數創歷年最高紀錄。活動發起人丁子霖表示,每年六四她們的活動都受到當局監控,今年她們仍將以自己的方式,紀念六四,悼念死難的親人和堅持平反六四。

丁子霖昨日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稱,聚會上周六中午在北京市內一家餐廳舉行,參加人數為歷年最多,共有42位,且有多人是第一次參加,「我們本來準備了三桌,後來要臨時加位。」參加的死難者家屬有來自北京遠郊,為趕時間大清早就出發,「往年我們聚會,警察或便衣多會在場,但這次我們沒感覺到他們出現,也許是他們疏忽吧!」

互相激勵取代淚水

丁形容,42位難友擠在一起,大家都壓抑悲傷,互相激勵,取代了早年聚餐時常見的淚水和飲泣。「今年是親人們遇難20周年,我們當中,不少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大家心裏明白,歲月無情,我們必須搶時間,齊心合力積極做準備,用心來紀念那個令人刻骨銘心的日子。」
她說,「六四」20周年就要到來,他們會為紀念這日子舉行悼念活動,但不肯透露具體細節。「我們不在乎當局怎麼看,我們已經習慣了在高壓下生活的日子。」「過去20年,對我們每位失去親人的難屬來說,都是一段苦難史,但我們明白,活着就是勝利,那怕我們看不到要求的那一天。」她說,天安門母親自成立以來,已有17人先後去世,但她們會堅持要求平反六四,追究事件責任,「一定會堅持,只要活着,就無愧逝去的親人,也無愧我們的良心。」
據悉,春節聚會已成為「天安門母親」一個傳統活動,最早是1991年舉行,初時只是發起人丁子霖和張先玲、尤維潔三家在一起,後來參加者越來越多。1999年春節「六四」10周年前夕,他們首次將活動移到丁家以外舉行,在丁家所在的中國人民大學飯堂聚餐,結果大批公安和便衣人員到場監控跟蹤。

八九民運時,請願學生懷着愛國心到天安門廣場請願。資料圖片

 

八九民運中在天安門廣場絕食的學生。資料圖片

「六四」被解放軍開槍打死的示威者,陳屍醫院。資料圖片

聚會人數歷年最多

10多年來,天安門母親春節聚會越聚規模越大,今年參加人數更是歷年最多,雖然不斷遭警方監控阻撓,但他們並不懼怕,「我們當然不相信,當局能容忍我們的聚會。」丁子霖說,「但他們沒有理由阻止我們紀念自己死去的親人。人都是有良知的,就是那些監控我們的警察和國安人員,他們也是有家有眷,有親人骨肉!」
本報記者

「天安門母親」標誌

話你知:死難者家屬要求賠償 問責

「天安門母親」是1989年6月4日中共血腥鎮壓天安門民主運動後,由受害者蔣捷連的母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前教師丁子霖發起,事件中遇害者的母親和親友組成,向中共追究責任和要求賠償的民間組織,目前有近200位成員。
「天安門母親」從2000年起公開行動,最初提出訴求包括:六四死難者家屬有權公開悼念事件中遇難的親人;有權接受各界人道援助;停止迫害事件的傷殘者和死難者家屬;釋放所有因事件被捕現仍在押的政治犯;公開六四真相,追究事件責任。其後演變成要求當局「調查、賠償、問責」三大訴求。

「天安門母親」們在餐桌上互相勉勵,共度時艱。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