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餐我魚蝦蟹豬牛羊雞鴨鵝無一不嗜,但在衣着上曾經誠心茹素,皮衣皮帶拒於千里之外,皮鞋也堅決不穿──矯枉過正的嬉皮習性真失禮人。第一個解放我的皮匠是德國的Bree,於慕尼黑邂逅一見鍾情,那時在電影節上班,天天用一隻介於公事包和背囊之間的褐黃色牛皮書包,皮面越磨越靚,廉價出賣青春好像變得較有意義。之後迷上倫敦的BillAmberg,舟車勞頓跑去NottingHill,只為摸一摸他們店裏的陳設品。接下來教我傾家蕩產的牌子是紐約的JackSpade,歷來系列之中幾乎每一件產品都希望擁有,淨色面襯多彩裏的信差袋買不勝買,招牌貨是上了防水漆的帆布袋,近年每季還有印花的限量版,可以配合不同天氣和心情。
不知道算幸還是不幸,日漸老化的肩膊不能再負擔重量,去年看Bjork在香港的棟篤企演唱會,興奮到忘了將肩袋卸落揹足成晚,直到現在還隱隱作痛,選袋的範圍不得不縮小一半,自此不必考慮需要付出斷擔挑代價的肩袋,集中攻陷各式各樣的手抽。新寵名叫IsaacReina,生於巴塞隆拿,店舖開在巴黎沼澤區。此人本來在愛馬仕負責男裝,大前年劈砲創業,義無反顧操艱苦的皮具生涯,是個甘為袋奴的癡人。設計線條清簡,手工優美精細,別致但不張揚,chic得來有傳統手工藝餘韻,再腌尖的袋迷也禁不住喜出望外。鎮店之寶教人想起醫生的出診袋,量地官挽了它漫遊有掩飾身份功能,只擔心地鐵忽然有孕婦作動,會被群眾推上前助產。唯一感到可惜的是價格不菲,不過法國人工貴眾所周知,問他為什麼不改在西班牙製造,他笑笑口答:「因為我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