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股仍然下跌,看來,除了個別炒味濃厚的二三線股值得跟上車外,最好還是暫時觀望。目前的走勢的確非常不容易猜測。
大市之所以難猜,主要原因是何謂好消息、何謂壞消息已經是分不清。上周初,美國聯儲局發表上個月議息會議的紀錄,紀錄中充滿悲觀的論調,與會者一致認為美國經濟前景非常嚴峻,得下重藥醫治,還得讓投資者、人民知道聯儲局將維持低利率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可是,這種差的經濟論調卻被分析員解釋為好消息,將股市炒上。為甚麼悲觀論調可以解釋為好消息?原來,分析員說:經濟差可以帶來憧憬,憧憬聯儲局、白宮努力地下更重的藥救市。
可是,上星期的下半段,美國政府公佈多項經濟指數,也同樣地顯示經濟情況惡劣。但是,股市不再上升,轉頭大跌,分析員也不再說經濟差可以憧憬聯儲局與白宮救市的言論。相反的,一些分析員開始說擔心美國國會在議員的阻礙之下,無法如奧巴馬所願,在他正式入主白宮之前通過龐大的救市撥款,讓奧巴馬可以在上任後就簽署生效。
很明顯的,由於港股成交不多,走勢已完全控制在大戶手上,升升跌跌全是大戶在左右。當然,所謂大戶們也不是一致行動,其間也互相力鬥。不過,從不同股份股價走勢各異的情況來看,本地華資大戶可能更集中力量炒二三線股,而不與外資大戶鬥恒指。
國內銀行發展受限
內地銀行已經開始出現過去香港經常出現的搶客現象。現在,中央為了救市,已經下令所有的國企銀行必須在限期內借出指定的金額。這就成了各大大小小分行經理的考核指標,內地銀行搶客的方法與香港類似,也是以樓宇按揭轉按為搶客的目標,主要針對那些有固定收入的中產階層。這對內地樓市有一定的穩定作用,但是,國企銀行可以不顧壞賬而隨便貸款的情況已經成了歷史,不會再發生。因此,雖然上司有貸款額指標要完成,銀行經理對私營企業的借貸依然非常小心。這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後依然無法突破的事,國企銀行借錢的對象依然以國企為主,然後是個人買樓按揭,最後才輪到私人企業,中小型的私人企業更難,這才有地下銀行的興起。
曾淵滄
作者為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