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09年,全球及亞洲股市獲得一陣提振,但這可能只是在奧巴馬上任前,市場對其的短暫信心而造成的支持效果。其後若美國經濟未能持續出現好轉迹象,亞洲區的經濟亦難望有太大的好轉。出口的增長減慢,令整體經濟增長的步伐無可避免地受到拖累。惟筆者認為在全球仍面對信貸抽緊的不明朗因素下,經濟所受的衝擊程度亦各有不同。相信亞洲地區在中國及印度的增長帶領底下,仍將保持如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市場般較快速度的增長。
中印帶動亞洲經濟
自金融風暴開始以來,亞洲政府累積外滙儲備,財政平衡狀況亦大幅改善,使宏觀經濟條件轉佳,亦因此金融體系較能承受這次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亞洲銀行的平均貸存比率約72%;過往銀行的資產負債擴充,是由於區內的儲蓄率較高,即使呆壞賬繼續上升,財政狀況亦不致陷入崩塌。
另外,亞洲企業的平均負債水平亦低於歐美,不像歐美金融業及其他行業的融資般較依賴發展成熟的抵押品貸款證券化市場。而且,油價自高位大幅回落的趨勢,對大部份亞洲地區來說可改善貿易平衡。反之,對俄羅斯而言,能源相關行業為政府主要稅收來源,油價下跌可能令今年財政出現赤字的情況。
今年對於地區投資的選擇,筆者認為應慎選有內需支持的地區,而這很大程度是取決於政府推行刺激經濟方案的靈活性以及國家的財政實力。於芸芸的亞洲地區之中,中國對全球的影響力日益加重,亦最具這兩方面的優勢。中國至今仍有4成至6成的實體經濟(包括企業及銀行的股權)仍然受國家政策指導,故跟美歐日等經濟大國比較,在推行宏觀措施時會有更高的效率及更大的針對性效益。
中央今年以經濟保八為政策重點,並已致力從外向經濟逐步轉為以內需貢獻增長。於去年底中央公佈了4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方案,集中於基建項目,如公路、鐵路,機場及電網,以及地震後重建項目的投資。另外,為了提升長遠的國內消費需求,重點調整收入分配政策,針對輔助農民的措施,提高鄉間居民收入。
自去年信貸及經濟環境惡化以來,中央已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增長管制,並鼓勵對中小企放貸、調低存款準備金比率,正式實行貨幣寬鬆政策,為市場釋出所需的流動性。去年11月底更一次過將1年期貸款利率削減108個基點,力度為近年罕見,1年期貸款利率現處5.58%,今年仍有再下調的空間。
參考中國近十年期間,於02及05年分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在緊接的一年半時間內,均見M2貨幣供應及貸款增長重新向上、流動性轉正面的情況;股市表現亦非寬鬆貨幣政策一開始就見到上升,02年時就要待12個月之後才可錄得正回報。
中國股市現價偏低
自去年9月中央實行寬鬆貨幣政策後,現時尚待流動性及通脹指標的逐步重新增長。MSCI中國指數現時市盈率11倍,比十年的平均值16倍屬偏低,長期投資價值已顯現。不過,1月份將公佈企業盈利將下跌及08年轉差的經濟數據,料會限制股市的升勢。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