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同志們越來越敢於comeout公開性取向,但有一個難題,他們有再大的勇氣也難啓齒,那就是家庭暴力。楊煒煒,女同志圈活躍分子,與伴侶生活美滿,原來她也曾受過前愛侶暴力對待,至今仍有陰影。煒煒昨日再次comeout,公開這段不快經歷,只想證明同志與一般愛侶無異,都需要《家庭暴力條例》保障。她直斥反對修例的團體冷血,「究竟有冇惻隱之心?」
煒煒是女同盟會幹事,性格爽朗、敢言。但憶起九年前的家暴創傷,還是有點吞吐。施虐者是她首個同性伴侶,雙方拍施一年後同居,不久卻頻頻吵架。爭吵總在深夜發生,有一晚愛侶激動起來,捉緊煒煒狠推向牆,「開始咗用咗暴力,就只有越打越勁。」
周身瘀傷求助無門
她接下來的遭遇,跟一般家暴被虐婦女的經歷無異,只不過沒有家暴條例保護。每當警察接報上門調查,只勸兩人「唔好咁嘈,早啲瞓」。被虐打前後,最需要離開現場,但煒煒不能入住庇護中心,被迫留在家裏「困獸鬥」。直至一晚,煒煒再被伴侶掌摑、按在地上再打。
她只記得當時不斷狂哭,接着就是翌日早上在床上醒來,手腳滿是瘀傷。「中間發生過乜事,咁多年我都諗唔番,我估可能係俾佢打到暈咗,真係完全空白。」幸而她還有朋友幫助,匆匆執拾電腦等隨身物品出走,暫住朋友家,至今彼此沒有再見面,「其實講出嚟對佢都未必公平,佢有需要接受輔導,不過冇法例限制到囉。」
香港彩虹、十分一會等同志團體,07年進行的調查發現,三成受訪同志戀人曾受家暴困擾。女同盟會去年也接獲約六宗求助,但同志們求助無門,一般只透過找圈內朋友寄居等方法解決問題。受基督徒團體稱修訂家暴條例保障同性同居關係等於接納同性婚姻,煒煒指出,華人社會台灣、天主教國家菲律賓、西方國家新西蘭均在家暴法例中保障同志,但這些地方都沒有同性婚姻。
「有冇惻隱之心?」
反對陣營提出另立《家居暴力條例》,煒煒擔心,新例會墮入「家居」定議爭議,最終會淪為保障住在同一居所的業主、租客、結拜兄弟等「怪胎」,「我哋只想有一條真正保障到我哋嘅法例」。她說,同志家暴每日都有機會發生。作為過來人,她只感到反對修例的團體「好冷血」,「當有人實實在在咁面對問題,佢哋仲要反對法例保護我哋,究竟有冇惻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