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我的人就是我 - 林夕

罵我的人就是我 - 林夕

再有好心讀者溫馨提示,一樣是關於我對「八達通」的誤會,所以再次道歉,希望做到比明愛醫院院長道歉更誠懇。因為我所犯的錯,是沒有依足慣常的程序做事。慣常程序,都是從報紙電視新聞取得資訊,才敢當做寫作材料。這個「十元行政費」的誤會,卻只是聽回來的,一聽之下憤慨淹沒理性,沒有小心求證就大做文章。犯這種錯,比給人辱罵更難受,因為罵我的人就是我。
認錯不過兩個字,但我很擅長自責,很怕傷害過別人的感受而不自覺。過去住宿舍的時代,會奇怪為甚麼很多舍友關門時都隨手砰一聲,一關就關,算不上不禮貌,我只是好奇,為甚麼我每次關門,都總是小心翼翼得像小偷似的,拿揑最恰好的力度,不發出半點聲響,只是怕打擾別人。後來從好奇變成研究,那該是幼承庭訓,嚴父出可教的孺子,關門關出聲響,是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力,浪費了別人生命中一釐秒無數念的光陰。
到現在,即使門框與門的關係不夠和諧,要關牢的話難免會砰將起來,家傭屢教屢敗,只有我一個能用陰柔之力,無聲無息把壞了的門關上。練就了這個本事,令我開會時慣了該噤聲的關頭就保持沉默,在竅要有效的時刻才敢直言無忌;回頭又會自責,怕這樣下去會成為一個缺少骨氣的順民,變成能侍五主而不倒的馮道。
想到這裏,念及連講真話甚或說謊的自由都沒有的人、連講話或不講話都不能自主的人,惜福之餘,也只得慚愧自省。該感謝成長的環境,讓我還未讀《易經》已過早學會「潛龍勿用」,還是怨在一人專政的家庭權力建制中,為求存而如水柔弱,該火而不夠火?我會自責,還是沒有把過去放下。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