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薩衝突:人道救援需獲尊重 - 陳廣慧

加薩衝突:人道救援需獲尊重 - 陳廣慧

陳廣慧 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幹事

過去兩星期,加薩地帶的人民過了極其痛苦的十四天。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的火箭攻擊,令以色列在加薩地區發動的軍事行動逐步升級,由大規模空襲到地面進攻,至今已有超過七百人死、三千多人傷,絕大部份是平民百姓,一半更是兒童。
從電視畫面、報紙照片都見到,受襲的加薩人民血流披面,無不流露着驚懼的眼神。但,可以被拍攝到的,其實已經是「幸運」的一群,因為有更多在這場軍事行動中遇襲的人民,根本連接觸醫療設施的機會也沒有。

難用救護車撤走傷者

本星期初,無國界醫生一名在加薩工作的巴勒斯坦籍醫生便死裏逃生,在以軍的一次襲擊中,一架F16戰機炮轟了他居住的地區四次,其中一次擊中他家所在大廈附近的一間房屋,鄰居一家十口全部死亡,大部份是婦孺。據他所知,其中一個非政府醫療組織亦被擊中,四部救護車損毀。引用他的話說︰「我和家人每天被炮彈吵醒,也與炮彈聲同眠。你根本不會知道甚麼時候會受炮彈襲擊。」
人道救援工作者現在面對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即使明知有人死、有人傷,但我們也難以用救護車撤走死傷者。結果,很多重傷者最後都不幸失救死去。人道工作者、醫護人員等接觸不到傷病者,傷病者也難以接觸到醫療設施。
以軍的行動被各方質疑違反了國際人道法中最基本的原則。根據國際人道法,平民永遠不能是軍事行動的襲擊對象。雖然以軍聲稱今次行動以哈馬斯組織所控制的軍事設施為目標,但無論是空襲或地面攻勢所針對的都是平民地區。加薩地帶住有一百五十萬人,人口是中東最稠密的,在猛烈的攻擊下,又無法逃亡,結果是大量平民受傷。
國際人道法也規定,醫護人員、醫院及其他醫療設施在軍事行動中必須得到尊重和保護。可是,我們見到除了醫院和救護車受到炮轟之外,甚至有醫護人員傷亡。大部份傷者只能在家等,等自己被人發現,等有朝一日停火。
在國際壓力下,以軍在周三終表明願意局部停火,說會每天停火三小時,好讓救援工作得以進行,讓必需要的物資可以送抵有需要之處。這是旨在緩和國際壓力的橋段,還是認真地尊重人道救援工作的做法呢?試想想,在晚上被炮彈所傷的平民,能不能等待日間停火三小時,才被送到醫院救治呢?

停火協議沒切實執行

事實上,三小時停火,也不見得有被切實執行。至今為止,只有加薩城──整個加薩地帶炮火相對較少的地方──有出現過這個所謂的「人道救援三小時」,至於加薩地帶其他地方,從南至北,依舊有隆隆轟炸,坦克掃射,戰火連天。有沒有這三小時,對普羅百姓來說,根本就毫不相干。
為增加受傷民眾得到救援的機會,無國界醫生除了支援當地醫院的工作外,還把部份醫療設備和藥物交給我們在加薩的巴勒斯坦員工,由這批住在不同地區的醫療人員,走訪他們居所附近的民房,直接在這些受傷的鄰居的家進行治療。但這種「家訪式」治療,只是沒有辦法之下的做法。人道救援工作者現在需要的,並不只是那「三小時」,而是不受限制的行動,令我們可以日以繼夜、不受阻撓地接觸傷者;加薩人民現在需要的,是可以接觸到醫療設施,及時得到救治。
無論以色列以何理由發動攻擊,也無論哈馬斯組織如何死守或是還擊,人道救援工作都必須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