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好準備<br>翻身有望 中中最雀躍

作好準備
翻身有望 中中最雀躍

修訂方案令部份被社會標籤為「中中」的學校,有機會翻身開設彈性班,搖身一變成為新英中,有準備上車的中中非常雀躍,已投放大量資源搞英文日。

料八成沙田英中不變

位於天水圍的元朗信義中學校長陳苑湫表示,該校多年前已希望轉為英中,近年更做了多項配套措施,包括九成老師英語水平達標,未來繼續為不同科目老師提供英文教學培訓,連小食部的職員也要接受英語培訓,「圖書館人員都一樣,希望培訓學生喺英語環境下學習。」
將軍澳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也是其中一所有望轉為英中的中中。校長潘淑嫻估計,中一可開辦三至四班彈性班,料只有一班維持以母語授課。她表示,彈性班未必變成全英語班,如體育和倫理等術科會以中文教授,其餘則以全英語授課。
但她對一校兩制有憂慮,一是教師工作量會增加,如給學生筆記要寫成雙語;另一是現時學校混和優劣學生於同一班,擔心日後標籤效應會較明顯。
沙田區是英中集中地,其中崇真中學校長張文偉說,該區共有14間英中,以該區6,000人、當中四成可用英文上課計算,即約2,400人,英中學額為2,800,若大部份家長仍傾向選英中,他預計八、九成英中仍可維持全開彈性班,預計最多一至三間未能全開英文班。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