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飛機降落時耳朵陣陣劇痛,用盡方法也不能減輕痛楚,令不少旅客手足無措。有耳鼻喉科醫生指出,這種俗稱「飛機耳」(airplaneear)的不適,可由鼻病、傷風感冒甚至由耳垢引發;嬰兒因平衡耳壓的耳咽管較狹窄,搭飛機時出現耳痛風險較高。 記者:鍾麗霞
飛機升降時為何會耳痛,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建業解釋,中耳有少量空氣存在以平衡耳壓,當飛機上升,耳壓會較外面環境高,中耳的空氣會經由耳咽管的小孔排出體外減壓,由於空氣由耳朵排出較容易,故飛機上升時耳痛機率較低;但降落時,空氣要由耳咽管流入中耳加壓,難度較高,一旦因鼻病或傷風感冒令耳咽管的黏膜腫脹,小孔閉塞便會引發飛機耳。
飛機耳的常見症狀除耳痛外,並有「耳萌」情況,若中耳與外面環境的壓力相距在15mmHg之內,可自然適應,但當相距達30mmHg便會有耳痛,若相差增至100至500mmHg即有可能耳膜穿破。嚴重的飛機耳因會拉扯到耳膜附近神經線,會出現劇痛,甚至中耳積水或積血,拉力過大更會令耳膜積血及穿破。
林建業指出,原來耳垢塞爆外耳道也可致飛機耳,當大量耳垢將外耳道封閉,外耳道與耳膜一段便會留有空氣,造成密封效應。當飛機下降時會因耳壓不能平衡導致劇痛及聽力下降,患者一般要落機後求診,將耳垢徹底清除,不適才會紓緩。市民若患上傷風感冒,或鼻敏感、鼻竇炎及中耳炎發作,最好先控制好病情才上機,因一旦出現飛機耳,嚴重可令耳膜穿破影響聽力。市民搭飛機後若耳痛持續一至兩天仍不減退,便要盡快求診,以免聽力永久受損。
反壓動作可紓緩
他建議傷風或鼻敏感患者可在上機前使用通鼻或鼻敏感藥物,減低耳咽管腫脹閉塞風險,多與人談話及進食,在飛機降落時做反壓動作(見表),也可幫助打開耳咽管小孔,減少飛機耳風險,但若做幾次反壓動作後耳痛反而加劇,可能是耳道有阻塞,便應停止反壓,以免弄巧反拙壓爆耳膜。此外,在耳道裝上粗幼只有約1毫米的暫時性耳管,能有助紓緩中耳耳壓。
紓緩飛機耳痛楚方法
嬰兒:飲用葡萄糖水、食奶嘴
兒童:進食易於溶化的糖果,例如朱古力及軟糖、飲用葡萄糖水
成人:少飲含咖啡因及酒精飲品、多飲水、咀嚼香口膠、做反壓動作(先張開口,手指用力按着鼻翼,口合攏,再大力呼氣,便會聽到卜一聲耳咽管打開)
資料來源:林建業醫生
話你知:耳垢會隨皮層更換推走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耳垢塞滿耳道,直至搭飛機耳痛才發現,究竟應如何清理耳垢才最有效?林建業表示,甚麼也不做才是最正確的處理耳垢方法,因為用手指挖耳或用棉棒清潔,只會將耳垢越推越入,正常情況下,耳垢會隨着外耳道皮層更換被推出耳外,一般不會有耳垢堵塞的問題。
市面上清潔耳垢的用品林林總總,但他解釋,外耳道其實是彎曲的,自行清理只會將耳垢推入「三尖八角位」,長時間便會令大量耳垢積聚,「有啲病人耳垢多到磨損外耳道皮膚,甚至壓到啲骨都蝕埋,好難先可以將呢啲耳垢清走。」
他呼籲市民若發現聽力下降,未必是「撞聾」,可能是太多耳垢積聚,應盡快求診,切勿企圖自行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