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戰」寫成「不年抗戰」,「演藝事業」成了「演繹事業」,此外還有「身傍(旁)」、「報導(道)」、「看西服(湖))」、「供獻(貢獻)」……這些錯別字,不是出自小學生之手,而是鼎鼎大名的中國導演陳凱歌。陳大導演近期著作《梅飛色舞》因錯字太多,被不少讀者聲討,有網友更戲謔:「《梅飛色舞》是陳凱歌精心為出版行業製作的一本實用校對手冊!」
陳凱歌廿年前寫過一本自傳《少年凱歌》,在出版界和讀者間的口碑不錯。但近期推出了和電影配套的《梅飛色舞》一書,卻遭讀者和網友嚴厲批評。該書本記錄了陳拍攝《梅蘭芳》3年的心路歷程,電影的誕生過程,《梅蘭芳》最初故事版本,以及陳與作家嚴歌苓的對話等。但《梅飛色舞》並沒有《少年凱歌》好運,在電影上映後緊急出版的該書,由於錯字太多,遭到口誅筆伐。
辯稱「出錯率在國家規範內」
有讀者稱,書的印刷質量一般,文字大小不一,標點符號亂成一團,錯別字更不用說了。有網友批評:「不尊重讀者,誤人子弟」,也有人稱「也不看自己文化程度多高?……」「原諒凱歌吧,他也沒讀幾年書,好歹弄出本書,也真難為他了。」
對此,負責出版的鳳凰出版集團一負責人表示,書確由陳凱歌所寫,並承認出書倉促,所以出現了很多錯誤。至於陳拿了多少版稅?出版社表示是商業機密,並反覆辯稱,「書的出錯率在國家規定範圍內。」而陳身邊一位工作人員,對於新書出現錯字感到委屈:「我可以保證,在導演原稿中絕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至於讀者確實發現錯別字一事,該工作人員解釋道:「這本書出版有些倉促,應該是在印刷和排版的時候,出現了紕漏。」他還表示,希望讀者對出版社的疏忽予以寬容,不要將責任不分青紅皂白推給陳,「這與導演沒有關係,甚至導演也是受到了牽連。」
http://cul.sohu.com/20090108/n2616389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