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今日公佈初中教學語言政策修訂方案,建議分班釐定教學語言。代表英文中學的英中聯會昨表態支持修訂方案,預計絕大部份英中的全部初中班級,將符合開辦可全英語授課的「彈性班」,只有不多於5所英中的部份班級需轉為中文班。
中文班增課時英語授課
教育局提出由10/11學年推行新政策,局方將按各校之前兩年取錄多少名名列全港成績首40%的中一生,來釐定各校的彈性班數目。按目前中一每班派位人數,有30名該類學生,便可開一班彈性班,未達標的班級則需以母語授課。
英中聯會主席陳璐茜昨表示,新政策對現有112所英中影響不大,預料大部份英中的初中班級,都符合開辦彈性班的要求,得以繼續以英語授課。她估計只有3至5所英中,各有一班會被列作中文班;但同時將有為數不少的中中,有一些班級得以轉為彈性班,在家長壓力下,預料這些班級將全以英語授課。
對於教育局表明不會在《中學概覽》內公佈各校彈性班和中文班的數目,陳璐茜認為,家長有知情權,他們應該反對。該會早前成功訪問85所英中,84%表明會在學校網頁公佈學校的教學語言政策。
陳璐茜不擔心採用分班形式釐定教學語言,會對同校學生造成嚴重標籤效應。她指中文班可獲額外25%課時以英語授課,令學生較易銜接以英語授課的高中課程,家長對子女在初中三年以母語授課的介懷因而可望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