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 醬 - 鄧達智

果 醬 - 鄧達智

不可能隨便吃到homemade果醬,在香港,去city'super或文華東方餅店買的不算。地理、環境及習慣使然,我們沒有這頁文化。用鹽醃過年桔仔或荔枝已是比較接近的物事,那也是久遠以前的習慣,就是家母那代人也只有她老人家仍堅持傳統在我們埋怨聲中進行。
舊時書友發仔開創元朗大棠荔枝山莊,從荔枝龍眼木瓜一步一步走過來,在這樣涼冷天氣正是他始自前年開始嘗試而又十分成功的「有機士多啤梨」收成旺季,身在法國南部吃着鮮牛油及朋友homemade杏梅、蜜瓜、無花果……等等果醬伴吐司;想起發仔從種士多啤梨轉念自己動手試驗成功的有機士多啤梨果醬,味道一流直追普羅旺斯口味水平。
是的,我們香港人的生活就是嚴重缺乏溫暖牌小趣味,能在家中弄一頓小食已不容易,有朋友特登在週末睡至下午二時待茶餐廳常餐特價才落樓進食,更不用想像一般人會弄一頓心思晚飯請來好友幾人共敍。我們就是太匆忙,溜失了平常生活樂趣與心機;果醬homemade?未免太周章!
事實果醬弄來一點不麻煩,有爐有煲有糖有鹽有檸檬基本上可動工,先不要想那些我們平常氣候及地理比較難種的果類,士多啤梨、杏梅、醬果、無花果……等等。春節在即,桔仔、甘桔,拜年剩餘糖果,西瓜、哈密瓜、橙、蘋果、南瓜、番薯、栗子、紅蘿蔔,全都可以循基本果醬製法弄成。問題是小小心意的心力早已蒸發,花幾個半天工夫學習,按自己口味及手勢調校,得着方法然後每到果季才花半天便可得着一批自製好滋味;人人都趕着追看《蘇Good》睇阿蘇撚花樣,就是無人將腳步停下輕輕研究與實踐。事實荔枝龍眼大造時節又多又平,也可弄成果醬,那是我在朋友家法國cookbook中,讀到的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