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大眾「不要屏風樓」的強大輿論壓力下,政府最近已不斷降低土地的發展潛力,現時又將上環信德中心旁一幅商用地皮的地積比及高度降低兩成,由於增加高限及寫字樓市道目前大幅回落,地皮的估值大跌約四成。
大削地積比率及高限兩成
該幅商業地皮為信德中心旁的巴士總站,面積約6.5萬方呎,原可以15倍地積比發展,興建主水平基準130米高的商廈。但政府為回應市民要求降低海旁土地的建築密度及高度,現將地積比及高度,各減至12倍及100米,降幅各約20%及23%,並已聘顧問進行空氣流通評估,完成後,便將報告建議寫入賣地條款。
此地去年才被政府納入本年度勾地表,雖然最快三月可售,但照現時情況,應要推延至下年度才有機會被勾。然而,中西區區議會則有動議,反對政府將此地納入勾地表。
第一太平戴維斯顧問及估價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認為,此地周邊其實都有不少空間,加上中、上環商業地的供應一直匱乏,故實無必要再降低地皮的發展潛力,令此地價值減少,他粗略估計,連市道回落因素在內,此地每呎樓面地價現值約6000元,較去年高峯期下跌約四成。
此外,政府昨公佈九肚山及大埔共8幅豪宅地皮的草擬賣地章程,其中九肚山6幅土地的地積比由1.2倍至1.56倍,大埔白石角兩幅地皮則為3.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