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發外滙基金票據 降銀行體系結餘<br>金管局重手吸資180億

增發外滙基金票據 降銀行體系結餘
金管局重手吸資180億

【本報訊】金管局不斷注資令銀行體系結餘突破1700億元,該局昨日宣佈,增發總值180億元外滙基金票據「吸資」(mockup),令結餘收縮。本周五(1月9日)後,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將回落至1574.48億元。銀行界人士表示,現時銀行體系結餘龐大,加上銀行對外滙基金票據需求殷切,料未來仍有空間繼續增發票據。 記者:李培瑛

早前已有消息透露,金管局在聖誕假後,向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市場莊家進行非正式查詢,了解業界對增發外滙基金債券的意向。金管局昨正式宣佈,於本月13及20日舉行的投標中,增發總值180億元外滙基金票據,應付銀行對該票據需求增加的情況。
本月13日,金管局會擴大定期發行的3個月期外滙基金票據規模,及特別發行84日期外滙基金票據,增發金額總值120億元;20日發行的3個月外滙基金票據規模,則會擴大60億元。預期總結餘將於本月14日減少120億元,於本月21日再減少60億元。

銀行對短期票據需求大

金管局指,全球金融危機令銀行對信貸及流動資金風險憂慮持續,銀行為管理流動資金,對短期外滙基金票據產生龐大需求,短期外滙基金票據的收益率處於極低水平,正好反映對該票據需求殷切。增發外滙基金票據,只是貨幣基礎組成部份之間的轉移,即由總結餘轉移至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符合貨幣發行局制度的運作原則。增發後,銀行同業市場的流動資金仍會保持充裕,預期增發不會對流動資金狀況及利率水平造成重大影響。

銀行界料吸資陸續有來。 資料圖片

業界料吸資陸續有來

恒生銀行(011)總經理馮孝忠表示,目前接近零息的環境,加上近乎零風險的因素,促使銀行傾向持有外滙基金票據,相信金管局會因應市場需求增發該票據,惟難以估計實際發行的金額及時間。
東亞銀行(023)外滙市場首席交易經理張恩表示,這次僅增發180億元票據,相比逾1700億元結餘,微不足道,預期增發票據對市場淨影響不大,然而,市場對該票據需求殷切,不排除金管局未來繼續增發票據「吸資」,降低銀行體系結餘。

外滙基金票據增發概況

11/1/08 金額:60億港元 期限:91天

28/10/08 金額:20億港元* 期限:3個月

4/11/08 金額:20億港元* 期限:3個月

2/12/08 金額:80億港元 期限:3個月

13/1/09 金額:120億港元 期限:3個月

20/1/09 金額:60億港元 期限:3個月

*由於同時買入相若金額美元從而沽出港元,因此對銀行體系結餘並無產生重大影響
資料來源: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