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奧巴馬比甘迺廸更頭痛 - 盧峯

探針:奧巴馬比甘迺廸更頭痛 - 盧峯

在提名內閣官員時一直順風順水沒有甚麼挫折的奧巴馬終於碰釘了。
原本被提名出任商務部長的新墨西哥州州長理查森因捲入政治捐款調查而自動退出,令奧巴馬要匆忙另覓人選。
理查森出事其實讓人有點意外。他是政壇老將,早在克林頓時代已出任能源部長等高職,對提名過程的嚴謹要求,對提名過程的政治角力瞭如指掌。理查森願意再入閣,顯示他有信心自己沒有甚麼痛腳或把柄在人家手裏,誰知他卻未入閘已「墮馬」,被迫退出,由此可見新總統要順利埋班,要任命主要官員組織新政府實在非常不容易。
已故總統甘迺廸的經驗是個很好的參考。這位魅力十足,在政壇有深厚淵源的年輕有為總統當選後只過了幾天好日子;接着他的心腹幕僚就把一堆堆人名及他們的履歷放在他面前,讓他盡快決定他的管治班子。好不容易選了白宮幕僚長及其他顧問,甘迺廸已疲不能興,禁不住向親信大發牢騷:「甚麼張三、李四,我不認識這許多張三、李四,我只知道我的選民。真不知道怎樣可以找到一千二百人填滿所有的位置。」"People,people,people!Idon'tknowanypeople.Ionlyknowvoters.HowamIgoingtofillthose1,200jobs?"
可不是說笑,從部長到副部長到助理部長到其他行政機關主管,新任總統要任命的政治官員超過一千人之多,單單要找齊這個數目的人已教新總統頭痛不已。問題是數夠人頭原來是最容易的一步,真正難的是找一群平衡各方利益、有經驗,沒有污點的人。
新總統是政黨的代表,他當然要考慮黨的意見,當然要讓黨的核心人物或明日之星有一定的位置。另一方面,他也必須安撫曾協助他或支持他競選的人;有的時候甚至要拉攏政敵入閣,以免一時的敵人變成永遠的死敵。奧巴馬任命希拉莉當國務卿就是要把黨內最大的敵人拉過來。
不過,這些平衡還比較容易處理,只要事前部署得當就不會有太大爭議。最難的是找無污點的人入閣。所謂污點不一定是甚麼大的政治醜聞,多年前曾聘請非法移民照顧小孩已足以引發軒然大波。九三年克林頓被迫撤回ZoeBaird的司法部長提名就是因為她早年曾聘用非法移民照顧小孩。其他如說錯話或說了政治不正確的話開罪某些有力團體或參議員也足以令被提名的官員下馬。
由此看來,奧巴馬在任命官員方面已做得很不錯,到目前為止還只有理查森一人中箭落馬而已。若果跟曾特首相比,奧巴馬更是高出幾班,人家委任過千人也不出大問題,曾特首委任十多個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卻錯漏百出,連是那一國的公民也弄不清楚,真丟人!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