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青少年索K不但會引致尿頻,更會損害肝臟及膽管功能。威爾斯親王醫院去年接獲三宗濫用俗稱K仔的氯胺酮致經常腹痛的求診個案,發現患者肝功能異常,兼膽管腫脹至正常的約三至六倍,需接受引流治療排出膽汁,也有患者險被安排接受膽管切除手術。專家指出,雖然患者停服K仔後病情改善,但現時仍未能確定K仔對肝及膽的長遠影響。
常腹痛需即求醫
威院發現本港首三宗由索K引發的膽管擴張個案,3名患者去年4至9月到威院求診,年齡由21至27歲,索K時間由1年半至8年不等,其中一人在病發前三個月,幾乎日日索K。三名患者的檢查結果近似,均出現肝酵素不正常飆升及膽管擴張問題,膽管擴張幅度為9至17毫米(正常為3.1毫米),最初誤以為是膽管囊腫,其中一人更準備接受切除手術,但醫生查詢患者的病歷及健康狀況後,發現三人都有濫用氯胺酮的習慣,加上年紀輕,患上膽管囊腫的可能性較低,故安排各人接受膽汁引流治療,紓緩膽管擴張。患者在停止索K後病情好轉。
中文大學醫學院肝膽胰外科醫生王韶宏指出,吸食氯胺酮後需在肝臟分解及轉化為代謝物,再經泌尿系統排出體外,故肝臟及膽管功能也會受影響。雖然上述三宗病例顯示兩者的功能在停止濫用氯胺酮後可逆轉,故呼籲濫用者若經常腹痛要盡快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