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故事 - 塵翎

Soho故事 - 塵翎

看見有人寫了一本書說中環的Soho故事,很是歡喜。難得有人那麼用心為一個小社區留下文字記錄。香港很小,但故事多,分區分街都說不完。
紐約Soho,原名是來自SouthofHoustonStreet,在曼克頓下城區那條Houston大街以南就是。一直都是城市的活力與創意地帶,有畫廊,各式潮人潮店,還有特色餐廳,各種有趣的事物。倫敦的Soho也大同小異,也是娛樂之地。
香港的Soho借了人家的名字,但環境和氣氛是不一樣。這裏,「鬼」多過人。流連的外國人比本城的土著要多。只因這裏聚集開的店,都讓他們有回到家的感覺。但有時我帶一些外國朋友到城市參觀,他們倒是對那些「仿老家」店舖沒甚麼興趣,卻愛鑽富香港特色的街市、茶樓、涼茶店。我們的Soho,是一種複製品。
香港人的在地身份很濃,住中環的,很強調自己是中環人,住灣仔的也愛招搖灣仔地頭蟲的身份。作者黑楊那麼耐心,跑去訪問不同的中環人,說中環的故事。彷彿透過述說,時間就會停頓,我們所愛惜的所珍視的,就不會輕易在市區重建裏失去。
這些故事可以一直說下去,像有人又說南丫島故事。島的故事,又是另一章。有些朋友住島上,聽他們說生活,晨起,走到海邊,游個早泳,然後才去上班,晃悠晃悠開始新的一天。令人羨慕,搞得我心思思,也想遷居島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