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海嘯沖擊,深圳奢侈品展成交額比上一年銳減三分之一。古典傢俬割價求售,頂級跑車銷量下跌,遊艇則索性連影都不見了。有趣的是,價值120萬元的高球會會籍卻跟腕表一樣,銷量逆巿上升。
透過數字看人性,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奢侈品被定義為「超出人們生存或發展需要範圍的,具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它既不符合經濟規律,亦非人類生存所需,要強調的,僅僅是自己的稀有與珍貴,而非實用意義。在大陸,奢侈品還有另一重使命,暴發戶們透過它,把自己包裝成「上流人」。
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上流人」,買一屋子紫檀木古舊傢俬關在家中,無異於錦衣夜行。而跑車亦不如腕表實際,「上流人」不能二十四小時坐在車上證明自己的「上流」,「上流人」卻可以在睡覺時間外的任何時間戴着名貴手表這種「上流道具」。
120萬元買一個高球會籍,當然不是為了做運動強身健體,那是進「上流社會」的一張門券,算起來,它比跑車便宜,也不必像跑車那樣,支付令人咂舌的維修及保養費,相當化算。
在那個硬件配套不齊全的國度裏,關於「上流社會」,有些小插曲聽起來像爛gag,「上流女人」出席舞會時,常常面臨一道難題,停車場與「波場」之間,總有兩三百米骯髒爛路,把舞鞋穿在腳上,會磨損鞋底;把舞鞋拎在手上,「波場」卻不設換鞋區。做上流人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