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耀祥戲路甚廣,無論嚴肅、搞笑角色都應付自如,但卻自謙本性內向,是個傳統嚴肅的爸爸。基因異變,11歲獨子正橋性格十分外向,說話風趣不古板,看來一點都不像經過嚴肅家規的薰陶。問到他的教育宗旨,見解也很獨特,就是「重原則又隨意」。
記者:林佩婷
攝影:陳盛臣
重原則又隨意
原則跟隨意是兩個完全相反的詞語,用來教仔看似好矛盾,但黎耀祥話完全沒衝突。「身為父親,我有責任教識佢某啲客觀原則嘅重要性。好似對人一定要有禮貌、要識得珍惜自己擁有嘅嘢、唔可以浪費食物等等。至於基本原則以外,我會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個性,互相不必為對方改變,唔可以因為自己係爸爸就係咁逼個仔,所以大部份時間我都會由佢選擇。」
拒絕一人遊戲
工作雖忙,但黎耀祥餘下時間必畀晒仔仔。「一得閒我就同佢打波、踩單車、捉棋等集體活動。由細到大我都唔畀佢成日打機,唔係怕佢沉迷,而係打機只係一人遊戲,無同人溝通。所以細個就無買遊戲機,甚至食飯都熄電視,等一家人有傾偈嘅機會。」難怪黎耀祥話這十年來最成功的,不是甚麼最佳乜乜獎,而是培育到親切關係,「仔仔錫父母,又鍾意返屋企、參加家族聚會。我成日覺得鍾意返屋企嘅人唔會壞得去邊,所以有啲嘢佢想做嘅話,對人無害嘅,我都會由佢試。」
快樂童年棄興趣班
說到學習,還是由孩子自由選擇嗎?原來正橋除公文式、游水及課後補習外,再沒其他興趣班,已五年級快升中了,難道不怕蝕底?「童年生活應該要快樂,過咗就無。記得佢細個我哋要佢學琴,太太想佢多練有時會話佢,最後令兩個人都唔開心。我覺得音樂應該令人開心,既然做唔到呢個效果,不如唔好學,部新琴跟住就以3價錢賣番出去。」問仔仔記唔記得呢件事,他說:「嗰陣行街覺得新奇,可能咁令媽咪錯覺我有興趣。後嚟媽咪越叫我練琴就越唔想彈。」媽咪Julia回話:「當時想佢一朝成材,記得有次佢彈得唔好,我仲叫佢行出門口!𠵱家諗番轉頭當時應該放鬆啲。後嚟老公同我講正橋學得唔開心,最終無學反而全家開心番晒。」
傳統學校無壓力
既然想仔仔有個快樂童年,為甚麼棄國際學校而選傳統名校?「每樣嘢都有正反兩面,壓力亦可以變成推動力。傳統學校某啲限制係好,等小朋友發展之餘又有啲規範。若果仔仔真係讀得唔開心,到時先轉都唔遲。但若果一早自由慣,就唔易返轉頭。」太太Julia亦十分認同:「正橋成績中上,自三年級後,我哋就無特別關注佢成績。記得有次水運會,見佢赤裸上身着拖鞋坐喺課室同人捉棋,所謂傳統名校,一樣好自由隨意,仔仔直情當係第二個家。」講到底,黎耀祥話唔開心幾叻都無用,讓他選擇,就寧願正橋做個開心但唔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