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股市去年跌個不休,美股道指跌幅達34%,是1931年大蕭條後表現最差的一年,但表現已較不少新興市場優勝。由於美國經濟仍然萎靡不振,分析家更預期今次將會是戰後最漫長的一次衰退,故大部份投資者對美股今年表現極度看淡。
數據顯示,今次風暴風眼所在的樓市,迄今仍然未有止瀉迹象,無論是新屋銷售還是成屋銷售,均持續改寫新低,而剛公佈的11月Case/Shiller樓價指數按年下跌18%,更是戰後有紀錄以來的最大跌幅。
此外,美國去年頭11個月共蒸發了192萬份職位,本周五便公佈的12月份就業報告,估計全年流失職位會超過230萬份,連同每月所須創造以消化新增勞動力的10萬職位,美國去年全年便短缺了350萬份職位,較候任總統奧巴馬聲言動用逾7000億美元振興經濟所創造的300萬份職位更多。
股市暴跌,樓市又未止瀉,所造成的財富萎縮效應本已對消費不利,失業率上升,工作朝不保夕,更嚴重打擊了消費的信心,佔去經濟產值七成的內需更加不容樂觀。不過這又是否代表股市必然下跌?
根據歷史,經濟表現與股市走勢可以是截然不同兩回事,尤其股市一般走在經濟前頭6至9個月,故用經濟表現來預測股市的走勢,隨時會失諸交臂。縱使冠一認為美國經濟爛攤子有排煩,「大美帝國」將繁盛不再,但對美股前景卻未如外界般悲觀,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的美股,很大機會會給予投資者意外驚喜。
股價已殘不虞大跌
布殊政府於去年初推出1680億的退稅及減稅計劃,成功刺激經濟於次季增長2.8%,美國政府迄今已動用了1.8萬億美元刺激經濟及收拾殘局,奧巴馬亦已打算甫上任便派糖,這些天文數字絕不可能如泥牛入海──無影無蹤。美國國民仍對新總統充滿憧憬,相信政府換班後美股會有一段不短的蜜月期,加上部份成份股(尤其是金融股)股價已極低殘,再跌的空間又有多少?大家不妨理智地分析,千萬不要盲從附和。
王冠一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