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舊迎新,新的一年來了,大家都有很多祈望,一些貌似有智慧的人物,因應形勢,還會為新一年的生活提出「忠告」。
「忠告」之中,最苦口婆心也最廢話的一句,就是勸人「不要過度消費」。
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再想一想,原來阿媽是女人。
世上,有什麼東西和事情,是可以「過度」的?
吃飯可以「過度」嗎?做愛可以「過度」嗎?娶老婆可以「過度」嗎?喝水可以「過度」嗎?打電子遊戲機可以「過度」嗎?駕車可以「過度」嗎?運動可以「過度」嗎?陽光可以曬得「過度」嗎?呼吸可以「過度」嗎?
諸如此類,人人都知道答案,誰問,誰就是白癡。
被標籤「不要過度」的,本來都是好事情,人要吃飯,人要做愛,人要娶老婆、喝水、曬太陽、玩樂、運動、呼吸,很正常。人也知道自己體力和能力有限,「過度」,會吃不消,吃不消還要去做,是自討苦吃,自尋死路。
問題是,人又未必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裏,所以也就不知道「度」的標準。
既然不知道「度」,也就沒法知道「過度」。連這一點都不知道,你再勸他「不要過度」,就是廢話了。
一個人為什麼會「吃飯過度」,那是因為他不知飽。一個人為什麼會「消費過度」?那是因為他不知窮。
什麼時候知道飽,什麼時間知道窮,要自己去試,不用別人說,別人也永遠不知道被勸的那個人的能力極限在哪裏。
「不要過度×××」不但是句廢話,也是一句沒有根據和標準的恐嚇,有智慧的人,不會說這種沒水平的話,把這句沒水平的話當寶來說的人,智慧有限。
○九年來了,自己量力而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