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資訊:被喻為「水中大熊貓」

蘋果資訊:被喻為「水中大熊貓」

中華鱘屬國家一級保護及瀕危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昨說,保護工作極困難,因中華鱘產卵後幼魚存活率只有一萬分之一。有資料稱野生中華鱘數量不到1,000條,但他說未能準確掌握有關數字。
中華鱘可追溯至逾億年前約白堊紀恐龍時代,分佈長江、錢塘江及珠江沿岸,是最古老脊椎動物,可助研究逾億年地質變動、海水變化甚至人類歷史。活化石中華鱘,頭部呈三角形,嘴前有四條吻鬚,全身沒鱗片,最長達5米及最重550公斤,有50歲至60歲壽命。中華鱘於淡水的河出生,並游到鹹水的海洋中成長,之後再回出生河產卵。瀕危中華鱘內地七十年代起人工繁殖,以淡水飼養。
中華鱘除面對沿岸建設工程的威脅,也會被非法捕殺,當局曾拘捕非法捕殺者,並發現其將中華鱘肉交予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