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回顧過08年基金表現,債券基金成績一枝獨秀,股票基金包尾。09年強積金組合應如何部署?專家提醒,首要考慮距離退休的年期,如10年後才退休,不應為基金短期波幅影響長線部署,反而要趁低吸納優質基金,等候下一輪經濟周期轉強時帶來的甜美回報。 記者:葉敏儀
經歷科網泡沫爆破和沙士,打工仔每月供強積金,應已感受到平均成本法的好處,估計數年後市道轉好,回報應會非常吸引。不過強積金專家表示,供款人距離退休還有多遠,及投資年期是否足夠等待經濟復蘇,才是強積金部署的大前提。
長線投資不怕波動
JF資產管理投資資訊總監崔永昌預期,本港經濟未來半年,仍受環球經濟影響而表現疲弱,預料09年年中,各國央行的救市措施出台後,經濟才見好轉,因此,他相信短期投資回報,仍以債券、現金及可兌換債券較佳,對離退休不足5年的計劃成員來說,這類基金是較佳選擇,「金融海嘯影響深遠,基金回報未必能在三五年間扭負為正,所以快將退休的供款人,最好調低基金組合的風險。」
不過,上述建議只是針對5年內的短期投資,10年以上的長線投資就不可一概而論,崔永昌提醒強積金計劃成員,切勿輕率為短線回報而放棄長線投資良機。他認為現時股票基金價格回落,對有10年以上投資年期的成員來說,是趁低吸納的好時機,尤以亞太區新興市場最吸引。市場預測美國GDP明年最多只有1%甚至零增長,而亞洲則可望有7至8%,反映亞洲股票上升潛力較大。
參考基金類別成立至今回報,除美國股票、日本股票、歐洲股票、環球股票基金,以及近一兩年才成立的大中華股票基金和亞洲(日本及香港除外)股票基金,錄得負回報外,其餘類別依然有正回報,當中又以香港股票基金成績最佳,成立至今有40.13%增幅(見表)。
故此,對投資期達15年或以上的成員,只要個人承受風險能力較強,崔永昌建議可集中投資股票基金,他相信長達二三十年投資期,回報會跑贏債券基金。
將近退休宜降風險
若離退休年期尚有5至10年,則毋須急於重組投資組合,建議逐步將高風險類別股票基金,慢慢轉到現金、債券或保證基金等低風險類別,漸漸降低風險。
假設計劃成員原先的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投資比重為9:1,一年後可改為8:2,第三年減至7:3,如此逐步調整,可免錯過股票升值所帶來的回報。
此外,專家又指強積金計劃成員應最少每年一次檢討基金表現,「最好主動找強積金受託人畀意見,為自己重估新一年投資組合。」
建議
按年齡揀風險組合
青年組(30歲或以下)
年輕的強積金計劃成員由於有最少30年投資期,承受高風險能力較強,有充裕時間等候下一輪經濟蓬勃期,享受收成,故正好利用平均成本法,趁低吸納優質的股票基金,尤其是亞太區新興市場,因為未來二三十年的基金回報,股票基金表現更勝債券。
壯年組(30至45歲)
距離退休尚有二、三十年,因此投資組合可進取中帶穩健,現金及債券基金所佔比重毋須太大,股票基金的比例可高至70%甚至更多。雖然以長期回報而言,股票基金跑贏債券及現金類別基金,但股票投資比例亦應按個人投資取向,及風險承擔能力而定。
中年組(45歲以上)
假如尚有10至15年退休,而又能承擔高風險,則仍可集中股票基金,趁現時價格偏低入平貨,但要隨着離退休年期越近,逐步調整投資組合,按年降低高風險的投資比重。至於還有不足5年便要退休的強積金計劃成員,建議揀選低風險組合,如債券、現金及可兌換債券等。
積金信箱啓事
未必每位打工仔都會投資金股滙,但每位打工仔都要供強積金。在這條必經的投資路上,讀者若有任何疑問,歡迎來函(香港新界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八號蘋果日報「積金天地版」)、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或傳真(23703886)到本版,我們會為你找專家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