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暴炒族:工銀亞洲望多眼 - 方星俠

魚缸暴炒族:工銀亞洲望多眼 - 方星俠

銀行股遭策略股東沽售之消息最近如雨後春筍,例如中國銀行(3988)境外戰略股東瑞銀已悉售中行股權,滙控(005)大股東之一的中東富商MaanAl-Sanea所持的SingularisHoldings亦在上月中減持「大笨象」股權。最近霎時咁多人沽銀行股,除反映「等錢使」外,亦可能是有關人士睇淡銀行股前景,所以沽得就沽。

私有化概念強

金融海嘯不僅重創銀行股,連帶衍生的後遺症亦令銀行股前景陰霾未散,所以縱使不少銀行股由高位回落不少,但並不等如「可以買得」。不過,擁有內地母公司背景的本地銀行股,例如工銀亞洲(349),星俠認為有留意價值。雖然工銀亞洲一樣因結構性投資工具虧損而要作出撥備,但揀該股而不選其他銀行股,主因係工銀亞洲有被私有化可能。
受過金融海嘯教訓後,散戶對坊間投資產品有一定戒心,故銀行業非利息收入短期大減已成趨勢,銀行要保持盈利能力,要扭盡六壬,簡化營運以減輕成本係其中一招。工商銀行(1398)於07年12月曾出手增持工銀亞洲權益至71%,在業務功能上,私有化當然可令集團減省營運成本,所以工銀亞洲係具備潛在私有化的銀行股之一,可伺機吸納作中長線持有。
方星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