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外死人 明愛交報告認錯<br>指急症室反應慢 醫管局考慮處分

醫院外死人 明愛交報告認錯
指急症室反應慢 醫管局考慮處分

【本報訊】明愛醫院已就「見死不救」事件向醫院管理局呈交調查報告,下周一正式公佈。消息指,該院行政總監馬學章在報告中承認表現不佳,願意一力承擔責任;急症室亦反應緩慢,接獲為死者急救的韋醫生來電後,沒即時提供協助。但報告沒提及首先接到死者家屬求助的詢問處職員有否犯錯,只表示她處理上有不足之處。
消息指,馬學章撰寫的報告,會「逐分逐秒」交代上月20日運輸工人楊德祥,在明愛醫院正門外心臟病發後,其子向詢問處職員求助的整個過程,並特別附有地圖展示事發地點與急症室距離,希望公眾明白實際情況。

建議購可攜式除纖器

據悉,該詢問處職員年資淺,報告沒有評論她處理方法對或錯,因醫管局沒有處理街外緊急事故的指引,但認為她確有不足之處。
報告指急症室反應緩慢,當日途經現場的明愛醫院外科醫生韋樂申,為楊德祥急救時曾致電急症室,接電話的急症室護士知會兩名高級護士後,只通知保安了解情況,保安找了很久才發現楊德祥,當時已有救護員在急救。有關護士在通報上有不完善地方。
報告建議增購可攜式心臟除纖器,訓練員工使用,並會改善明愛醫院急症室的指示牌及應變能力。
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民已接獲報告。據悉,該局認為明愛醫院低估事件的嚴重性,會考慮成立委員會決定是否有人需處分。該局會宏觀審視明愛醫院文化,了解是否因制度僵化,令員工沒有即時提供協助或不敢做指引以外的事。醫管局認為,醫院外發生緊急事故後,醫院員工協助病人致電九九九同時,亦要有盡力救人的行動。該局會發放「原則性指導」,包括成立緊急應變控制中心,設有特定號碼,當病人有性命危險時可通知醫院作出應變,同時協助病人致電九九九及用最適合方法運送病人到醫院。
醫管局於下周一將報告副本交予楊德祥家人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死者兒子楊先生表示,未接獲報告,暫不評論報告內容,近期傳媒報道不少仁醫救人事件,希望父親的死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明愛醫院行政總監馬學章在報告中承認表現不佳,願意一力承擔責任。資料圖片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對於明愛醫院的報告有何意見?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