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逢九大事多 北京不能走舊路 - 李平

蘋論:逢九大事多 北京不能走舊路 - 李平

步入2009年,海內外有關中國逢九必有大事發生的說法甚囂塵上。誰都沒有水晶球,難以預見今年中國會發生甚麼大事。但是,今年的確有很多歷史事件步入逢十(周年)大紀念的周期,從官方到民間,從國內到海外,在連串紀念活動中會否擦出火花,抑或擦槍走火?
今年3月17日是西藏暴動、達賴喇嘛流亡50周年,4月25日是法輪功學員包圍中南海10周年,5月4日是五四運動90周年,6月4日是八九民運被血腥鎮壓20周年,10月1日是中共建政60周年。敏感日子多,加上金融海嘯冲擊下經濟不景,社會矛盾再難掩蓋,反貪官護權益的維權運動此伏彼起,中國幾可肯定又進入多事之秋。
在一系列歷史大事中,北京官方納入紀念計劃的只有中共建政60周年,並因此將維護穩定列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從中央到地方的維穩辦(全稱為「維護穩定工作辦公室」),都承擔了「在敏感期、黨和國家重大政治活動和重大節日期間,制訂重大事件處置預案、維穩工作方案」的任務。
在維穩方法上,北京不是以史為鑑,而是樂於走揮舞槍桿子加控制筆桿子的舊路。去年的典型事件之一是當局調動軍警鎮壓藏人示威後,迄今仍在一些藏傳佛教寺廟派駐武警。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中共中央統戰部去年雖然與達賴喇嘛的代表舉行了三次會談,但北京並未停止對達賴的批判和攻擊,令人擔心今年3月會否又有藏人示威?去年的血腥場面會否重演?
北京去年打壓言論的嚴重事件,包括以顛覆國家罪將在網絡上發表政論的維權人士胡佳判囚三年半,以涉嫌煽動顛覆國家罪拘捕《08憲章》簽署運動發起人之一劉曉波。值得關注的是,劉曉波自上月9日被捕至今,已超過20日,接近刑事拘留最多30日的期限。面對國際輿論的譴責,北京會否釋放劉曉波,還是會以言入罪,起訴劉曉波?北京近期已加強傳媒和網絡言論的管制,一些海外新聞、評論網站在內地又受到封鎖,令人感嘆「一夜回到奧運前」。
相反,在去年風起雲湧的維權運動中,有兩宗事件的處置得到輿論肯定,也值得當局深思。其一,的士司機罷駛潮由湖南到重慶,由海南到廣東,一波接一波。幸運的是,重慶市高官出面與司機座談,直接了解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為平息罷駛潮立下了良好的先例,因此,內地的士罷駛潮未釀成嚴重的官民、警民衝突。
其二,波及10多個省分的教師罷課潮,目的是爭取與當地公務員同等的「績效工資」。由於各地政策不一、讓不少教師飽受委屈,國務院從善如流,總理溫家寶親自拍板,自本月1日起,在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確保教師平均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水平,為平息罷課潮奠定基礎。
北京應該認識到,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國際的政治、經濟矛盾,重走舊路,以軍警鎮壓民眾示威、嚴控傳媒和網絡言論,結果只能壓制民怨於一時;惟有在政治制度、司法制度上與時俱進,有所改革、有所創新,讓民眾享有憲法規定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讓他們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才能真正化解民怨,才能真正達致社會的和諧穩定,才能讓逢九必有災的流言漸漸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