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巷的美食 - 盧峯

後巷的美食 - 盧峯

移民加拿大多年的妹妹回來過聖誕,沒有說要看甚麼地方,沒有說要到甚麼新景點遊覽,甚麼吊車、廸士尼更沒有興趣。她,只想再嚐一些地道的口味,舊時的口味,兒時的口味。
結果沒有跟她到甚麼地方吃東西,倒是常常帶她光顧茶餐廳,喝喝茶餐廳那些沒有奶泡的咖啡,吃吃新鮮蛋撻,吃吃菠蘿油。
但原來她最想吃的是蘿蔔煮門鱔這一道老媽的拿手菜。這蘿蔔煮門鱔着實是一道簡單,直接,美味,可以「送飯」的好菜式。老爸常說有霜凍級蘿蔔特別甜。每年冬天,媽就在家會弄一大鍋的蘿蔔煮門鱔讓大家吃個飽。乳白色的魚湯或魚汁,味道濃烈的中國芹菜,甜甜的白蘿蔔混在一起,再加上啖啖肉極少細骨的門鱔,怎不讓人飽飯三碗呢?更妙的是媽不一次過把整鍋端上來,總是一點一點的添加,我們吃到的都是熱得冒煙的蘿蔔,門鱔和魚汁。
試想想在寒冷的冬天,還有甚麼比捧着一碗盛滿熱騰騰蘿蔔,魚湯的白飯更讓人感到飽足,幸福的呢?
當然,幸福的感覺還有搶吃、吵嘴。為了多吃、少吃一塊魚,一片蘿蔔,幾兄弟姊妹有的時候會吵得臉紅耳赤,互不退讓,甚至互搶對方碗中的蘿蔔或魚,鬧的不可收拾。妹妹記着這道菜的時候,不知會不會連些鬥嘴淘氣的事也記着。
對我來說,在暗黑的後巷,一家人在兩盞昏黃的燈膽下圍着一張摺枱,老爸呷着他的「土炮」,我們端着一碗白飯,等待媽媽端出那一鍋蘿蔔煮門鱔。這份滋味,這份回憶比這道菜更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