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換油喉 用呎半木方頂兩噸車斗<br>為慳500元 車主慘遭壓死

自行換油喉 用呎半木方頂兩噸車斗
為慳500元 車主慘遭壓死

【本報訊】粉嶺昨日發生泥頭車車斗壓死人慘劇。一名泥頭車車主兼司機,發現其泥頭車車斗油壓唧的油喉有毛病需要更換,但他為了節省500元的換喉工錢,決定自行拆喉更換;可是,他卻沒有做足安全措施,將車斗升起後,竟只用一條呎半長的木方來頂住近兩噸重的車斗,然後進入車斗底下的車架內將高壓油喉拆下,結果車斗因失去油壓唧的承托力即時壓下,先將木方壓毀,繼而再壓向事主,當場將他壓爆頭胸慘死。 記者:周鴻熙、黃學潤、鄭文輝

死者陳文錦,52歲,與家人同住天水圍天瑞邨,他從事傾卸泥頭工作,自己擁有一部附有吊臂的泥頭車,並兼任司機。據稱他近日發現泥頭車升起車斗時不暢順,相信是油壓唧有毛病,需要更換高壓油喉,但他向車房問價後,發覺新油喉要300元,換喉工錢更要500元,認為太貴。因此決定自行更換。
昨日中午12時許,陳駕駛他的泥頭車到達粉嶺安全街21至23號對開,然後下車到一間車房問:「有冇油喉配呀?」車房職員表示沒有,並指示他到後街另一間車房購買。警方相信,陳是想將其泥頭車的油壓唧高壓油喉先拆下,然後拿着舊喉到車房照樣買一條新喉。

沒用吊臂勾住車斗

據現場消息,陳首先開動油壓唧將車斗升起,他知道當他拆掉油喉後,油壓唧會失去承托力而令車斗壓下,但他沒有利用泥頭車的吊臂勾住車斗,反而取來一條1呎半長,厚闊分別為2吋和4吋的木方,放在泥頭車車架左軸上,頂住升起的車斗,但右軸則沒有任何支撐。之後,陳即拿着工具攀進車架內,在升起的車斗底下拆開高壓油喉。
據當時在場的中港貨車司機潘先生稱,他見到事主拆下的油喉突然瘋狂噴油,相信是他拆掉油喉時令油壓唧失去動力,近兩噸重的車斗在沒有承托力的情況下隨即向下壓,而用來頂着車斗的木方無法支撐,即時被壓毀掉下地面,令泥斗更加速壓下。

仵工在醫院將死者屍體移送殮房。 鄭文輝攝

死者家屬到醫院認屍後離去,有親友相擁而哭。 黃學潤攝

長梯阻路無法逃生

據潘先生表示,他見到事主試圖向後退出車架,可是車斗壓下時,前端的長梯卻阻住事主的退路,結果慘遭車斗壓爆頭顱和胸骨,鮮血四濺。
現場其他人見狀欲救無從,立即報警,消防員到場亦無法將車斗升起,於是截車求助,但第一輛吊臂貨車沒有停車,第二輛吊臂車才停下幫手,最後用吊臂將車斗吊起,消防員才將奄奄一息的事主從車架中救出,當時他已全無反應,經送院證實不治。警方及勞工處人員事後在場調查。
死者家屬接獲通知趕到醫院,但已見不到事主最後一面,各人都十分傷心,及後他們一行十多人帶備祭品返回現場進行路祭。警方則將壓死人的泥頭車拖走驗車。

死者家屬在現場進行路祭,各人都十分傷心。 鄭文輝攝

泥頭車車斗壓死人示意圖

1)司機將泥頭車的車斗升起後,以一條長1.5呎,厚2吋及闊4吋的木方頂着近兩噸重的車斗

2)司機進入車架內拆下高壓油喉,由於油壓唧沒有高壓油泵入,車斗便失去承托力而壓下,首先將木方壓毀,再壓向司機

3)車斗壓下時,司機企圖逃出車架,卻被長梯阻住退路,結果慘遭壓死

特稿
用鐵架承托較穩固

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梁廣灝表示,能將重近兩噸的泥斗唧起,是靠泥頭車一組強大的油壓泵操作,油壓泵將高壓油透過油喉輸送到油壓唧,每平方寸的壓力是3,000至6,000磅,是大氣壓力的1,000倍。若油喉接駁位突然鬆脫,油壓驟然急降,油壓唧便無法支撐兩噸重的車斗,車斗便會壓下。這種泰山壓頂式的塌下,若在車斗與車架之間的承托物不夠堅實,又或承托物擺放位置不正確,根本頂不住車斗墮下的強大力量。

車房會用木方兩邊承托

梁廣灝又指,更換油壓唧的油喉不一定交由車房來做,只要懂得程序及使用合適工具,一樣可以由私人操作,例如使用承托力足夠的鐵架,放在車架與升起的車斗之間,縱使油壓失去動力,鐵架亦能支撐起沉重的車斗,不讓它塌下。
香港泥頭車司機協會理事蔡國贊則謂,一般車房工人更換油喉的做法,是先將兩條大型木方架在車架兩邊,撐起升起的車斗,然後才進行換喉程序。他說這項工序並不算複雜,車房為求方便快捷,很多時都會選擇以木方代替鐵架。蔡國贊又稱,只用一條木方支撐車斗十分危險。
蔡國贊稱,一般車房代客換喉,連工包料約為800元,若自行換,買料費只需300元,他相信由於近期經濟不景,懷疑事主為「慳得就慳」,更換油喉都親力親為,可是意外往往在一兩秒間發生,令人措手不及。
本報記者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認為如何可避免類似意外發生?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