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沛冰報道】本港估計有7,000名末期腎病病人,但公立醫院的「血液透析」(洗血)服務不足,病人一般要先接受「腹膜透析」(洗肚),但長期洗肚病人死亡率可高達一成多。醫管局在下一個財政年度會增加約80個洗血名額,當中40個向非牟利機構買位,病人每次最少須自付100元;並會增加10個家居洗血名額。
長期洗肚易併發症
現時約有3,300名病人在公立醫院接受洗肚治療。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唐國隆表示,長期洗肚會令腹膜纖維化,未必能徹底清洗腎臟的毒素,毒素積聚體內,增加併發症及死亡率,若病人能早些轉為洗血,可減低死亡率。
不過,公院的洗血名額有限,現時只為約800人提供服務,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會向私營市場購買洗血服務。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護理計劃)鄭淑梅表示,下一個年度會增加80個洗血名額,當中30個屬公立醫院,10個屬家居洗血,明年第三至四季試行向非牟利機構買位40個名額。
現時在公院洗血每次100元,家居洗血每月成本1.1萬元至1.2萬元,病人要自付約3,000元,局方正資助15名病人。非牟利機構洗血收費每次1,000至1,300元。
鄭淑梅表示,初步構思非牟利機構買位服務的收費會與公院相若,以免病人負擔太重;日後對家居洗血的資助也會增加,局方會先購買10部洗血機,放在病人家中,然後每月資助9,000元,病人只須自付2,000元。
今年50歲的杜先生,約5年前開始洗肚,但仍須每日服食四至五種藥及打補血針,其後因身體差要停工一年。前年10月開始家居洗血,一邊睡覺一邊洗血,令他可恢復日間工作,「開心好多,做番個正常人」,藥物也減至一種。
政府下年度增加洗血服務
服務:向非牟利機構買位 名額:40個 成本/病人付費:每次成本約1,000至1,300元
服務:增加公立醫院洗血名額 名額:30個 成本/病人付費:每月成本約2萬元,每次收費100元
服務:增加資助家居洗血名額 名額:10個 成本/病人付費:每月成本1.1萬至1.2萬元,下年度病人只須自付每月2,000元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