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中了標題的計。原來只是一份市場機構訪問了一千多名港人,有67%預期今年狀況比往年差,便聲稱香港成為全球46個國家及地區中最「悲情」的城市。
如果那問卷的問題,對於明年狀況是用上「預期」二字,這份調查的結果只能證明港人實事求是,面對現實。連特首都為明年的境況做好「期望管理」,數據擺在面前,最大的後遺症會像鬼片排期上演,在這形勢下被問到對明年的預期,談上悲觀或樂觀,旁觀一下都會得出比往年差的答案。
08年豈一個差字了得。有電台玩了個遊戲,用一個漢字形容去年,這題目如果成為今年中文科目的作文題,你說有多好玩。08年集經濟政治道德天災人禍於一身,隨便挑一件事出來都可以作出不同的角度大書特書,更可以看出考生對甚麼課題最重視。
08年甚麼都有,臨近尾聲還要來一場以巴戰爭,而年頭與年尾都以愛慾事件包辦,這如坐雲霄飛車的一年,倒符合了傳統寫文章要有起承轉合的原則。09年恐怕無以為繼,焦點集中在經濟層面,所以說,那調查反映了港人實際,六成人對「狀況」的即時反應是收入,對上班族來說自然是比往年差;但把觀照的範圍擴大一下,只要從08事件簿中剔除地震與毒奶,09會比08差,都只因為經濟問題,要預期,大抵會是條平坦的路,平坦地往經濟下滑的路上走。
至於悲觀與否,會不會因為失業率高漲裁員成風而讓香港步台灣後塵變成一個悲情城市,就得看用甚麼心態來走這條路了,那不是任何機構能夠抽樣調查得來的答案。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