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紅不復再,裁員滾滾來。就業市場的歲晚景況,是散滿一地的飯碗碎片。即使保得住飯碗的打工仔,臉上都是誠惶誠恐朝不保夕的神態。遣散、減薪、扣花紅、逼放無薪假,企業瘦身節流的招式層出不窮,把香港一步一步推入嚴冬。
那一響聽得人人心寒的喪鐘,一敲響了就餘音嫋嫋,沒有停息過。裁員浪潮率先在地產代理行業捲起,9月底,美聯集團落實縮減成本行動,削掉一成分行,淘汰約400名物業代理。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形容:「我哋捱過幾個寒冬,97年、03年,但係呢次可能唔止寒冬咁簡單,而係冰河時期,會成個族群滅絕。」
經機委員 帶頭掀裁員潮
緊接而來是金融業的風霜。滙豐銀行9月底全球裁員1,100人,香港佔百人;然後再於11月解僱450名香港僱員,連月薪10萬元的分行經理亦不能倖免。花旗、星展、渣打及中信嘉華也先後裁員合共過千人。
讓人氣餒的是,中原的施永青、滙控的梁高美懿,都是來自特首曾蔭權帶領的經濟機遇委員會。委員中還有利豐有限公司主席馮國經,利豐同樣在年底裁員合共150人。經機會挽救香港經濟未見成效,委員已帶頭掀起裁員潮,遭受工會怒轟。
比較起金融機構裁員潮的斷斷續續,建築業11月份一次過的千人失業事件,來得更加震撼。事緣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博巨頭金沙集團陷入財困,如火如荼的澳門金光大道工程被迫腰斬,1,100至1,200名香港建築工人即時冇工開。工會預測,農曆新年後會有逾萬香港建築工人回流返港,推高失業率。
三個月間 六千人丟飯碗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本港失業率自去年6至8月開始回升,由3.2%急升至9至11月的3.8%;失業人數由129,100劇增至135,400人,短短三個月間,有6,300人丟失飯碗。經濟學者預測,至09年3、4月間,失率業將會上揚至5%,屆時全港失業大軍可能直逼20萬大關。
保得住飯碗,打工仔也要習慣越來越不人道的薪酬待遇。國泰航空年底收益遜於預期,向員工推出自願性無薪假期計劃,短短一周內有超過700名空姐申請,佔整體人數一成。香港機場地勤服務有限公司以營商環境嚴峻為由,停止向2,000名地勤發放每年4月份的獎金,變相削減一個月薪金,更觸發罷工。
局長亂噏 齊減一半人工
錦上添花無望,雪中送炭還是有的。人稱「四叔」的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承諾不裁員,雙糧照發,並揚言09年加薪1%至2%。太古集團旗下香港空運貨站2,600名員工今年平均加薪1.67%至2%,農曆年前發放雙糧,4月初再發放相當於0.65至0.85個月工資的花紅及4,000元勤工獎。
來自零售、飲食及娛樂等行業組成的「齊抗金融海嘯大聯盟」,也發起「保就業、促消費」為口號的不裁員約章,逾千家商戶承諾不裁員。簽署約章的商號包括大家樂、G2000、莎莎及加州紅卡拉OK等,涉及十萬個打工仔。救人救市,總勝過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的世紀爛橋,「唔好咁輕言裁員,大家可唔可以勒緊褲頭,減一半人工繼續做得唔得呢?」